隱喻的應用:電腦搜尋和語意學

〈測試博爾赫斯的理論:電腦可以寫詩嗎?〉說明了隱喻的用處:當大家都接受某個隱喻,他就會逐漸進入日常語言,成為語言正常歧義的一部份。如果大家常常用「眼睛」來隱喻「星星」,那以後「眼睛」,就可能有「星星」的意思。我上次看到類似說法,是來自 George Lakof 的《女人、火、與危險事物》, Lakof 認為很多語言是從隱喻發展來的,例如「擊敗」別人的理論、「建構」論證等等。

我覺得這個探討還滿有趣的,有沒有人有興趣從語言哲學角度寫一篇文章?我目前想到的有(歡迎補充點子):

  • 指涉理論如何說明隱喻逐漸進入日常語言而改變指涉的過程?

(雞蛋糕您好,我是你的粉絲而且有買書!)
此處議題非常有趣,但是過於深廣,我想可分成兩項:一是電腦能否擁有人類理解和創造隱喻的能力,也就是賦予語言能指(字詞)超出所指(指涉物本身)的意義(這需要聯想力,也就是將事物特徵抽象分析,尋找各事物間的特徵異同,加以分類的能力)。我初步直觀認為電腦本來就是聯想大神(分析分類不就是它的絕招),根據資料丟出隱喻絕對不難;但詩還有除了隱喻之外的眾多學問,我們想問的可能是電腦能不能寫出刻劃人類經驗而感動人的詩,而如果可以,又將如何與這個搖撼人類意識獨特性想像的事實共處。題外話是,其實已經有動物做到類似的事情(大猩猩可可的事蹟多不勝數http://m.nownews.com/n/2016/01/03/1945716)

二是發展出隱喻後,隱喻如何反過來影響我們對原本指涉物的看法,例如「心」有了「意識」「情緒」的延伸義後,我們似乎認為心臟本身真的擁有情緒,儘管大家都已知道腦才是意識中心。也就是說,語言這個符號系統有能力形塑我們的想法,也就是Sapir-Whorf 假說。我猜這是您主要想討論的。

指涉理論與意義理論有些素樸的部分已經可略過不談,例如素樸的意義指涉理論:「字詞的意義等於它的指涉物」,如今應該很少人支持此說了。這個假說本身就否定了交互作用,認為符號只是單向貼在指涉物上的標籤。雖然在這裡說可能會被哲學主場球迷打,但我覺得歷史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和語用學有更多相關的討論(希望我生得出一篇)。

另外,Lakoff的著作有趣之處是,他把隱喻系統化,並深深連繫到人類經驗。如戰爭系列隱喻就有一整套,有幾類事物,如職場、求愛等等特別容易被比喻成戰爭,而他以此說明人類(潛)意識中語言與經驗連結的形貌。

很不好的例子:
馬子 != 女朋友
馬子狗的 馬子卻等於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