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功殼機動隊》探討賽博龐克與電影眼

《功殼機動隊》在日本動漫史上是不可忽視的巨作,作品中科幻的設定與好萊塢電影式的分鏡,吸引了亞洲、歐美等動畫迷的關注。然而這部作品在劇本上更是用心撰寫,充滿哲學性的思考議題(靈魂與義體、生與死亡)、充滿人生哲理的對白等。由於《攻殼機動隊》衍生作品比較多,筆者只看過第一季動畫版,在此提出的見解只限於第一季動畫版。許多網友在討論這部作品時都著重在義體化的討論,內容也跟哲學有關,而之後討論的方向則是朝向動畫版中想表達的社會思想與在最後一話出現的季嘉.維爾托夫(Дзига Вертов)與整部作品的關聯性。我將以下討論列為兩大點,第一點賽博人(cyberman)、第二點電影眼(Kino-Eye)

一、 賽博人(cyberman)
《功殼機動隊》在世界觀設定上以賽博人(cyber)(註1)與賽博龐克(註2)(cyberpunk) 組成,這種設定在科幻電影裡很常見,經典的如《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駭客任務》(The Matrix,1999)等可清楚看見未來世界中人類電腦化的想像,整個社會結構隨著賽博人出現產生巨大的改變,社會問題隨之產生。《功殼機動隊》裡面只要是經過義體化的人類都可讀取別人的記憶與意識,再嚴重一點可能被有心人士駭入犯罪,公安九課就是專門對付這些棘手刑事案件的特別小組,觀眾隨著公安九課的破案對作者想要表達的世界觀慢慢了解。

二、電影眼(Kino-Eye)
觀眾隨著動畫看到最後(26話),主角對著笑臉男在圖書館裡面的對談到季嘉.維爾托夫這位俄國導演,為何主角特別提到季嘉.維爾托夫?對西方電影史略有涉略者對於他應該不陌生,代表作《持攝影機的人》(1929)用攝影機擺設在人類肉眼無法看見的視角拍攝,並且透過蒙太奇剪輯呈現具有後設性的紀錄片。電影眼理論先是在紀錄片《電影眼睛》中得以驗證,在《持攝影機的人》中更得到完整的禪述(註3)。
而他本人也為「未來主義」的成員,與當時俄國形式主義流派有直接的親緣關係,在《電影眼睛人:一場革命》這篇理論宣言中,維托夫宣稱:“我是電影眼睛,我是機械眼睛。我是一部機器,向你顯示只有我才能看到的世界”(註4) 。然而不單單只是電影技術上的解放,社會主義也是《持攝影機的人》與《電影眼睛》的重點。要注意並不是持攝影機拍攝的人就稱之為《持攝影機的人》,導演要對於社會、文化、政治等想法透過攝影機把「真相」與「真實」帶給觀眾。笑臉男就是這樣一位腳色,透過駭客程式操縱群眾達到恐怖攻擊的成功,他本人想把被政府與大眾媒體隱藏許多社會問題公諸於世。而觀眾藉由主角的雙眼看清楚事實真相,換句話說笑臉男並不是單純個人私慾而犯罪。

三、 總結
《功殼機動隊》第一季動畫版看似每話處裡不同案件,至終都是想傳達一個信念:「對於真相的追求」。犯案的人大部分都有被整個社會結構所影響,反而是政府與集團都站在邪惡的一方,這也與賽博龐克文學有關係,反烏托邦與社會主義也是讓《功殼機動隊》具有深度的原因。主角雖然身為賽博人,沒有機械式的接受資訊,反而善用賽博人的優勢努力追求真相,肉體可以不斷被替換,但是精神意識(靈魂)卻是永遠存在。攝影器材隨著科技的進步達到許多人類肉眼無法看見的地方,甚至與肉體完全結合,沒有觀看事情的想法與對於真相的追求等同機械人一樣完全接受資訊。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大眾媒體把許多事情報導的太片面,獨立思考才是靈魂所在。


  1. http://baike.baidu.com/item/Cyberman
  2. http://www.twword.com/wiki/賽博朋克
    3.《電影中的電影》─楊弋樞著p.21
    4.《電影中的電影》─楊弋樞著p.22
2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