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體驗洛氏恐懼嗎?你得先懂得懼怕知識喔

.

標題討論:

  • 克蘇魯神話和情緒的知覺主義
  • 無知就是勇氣:克蘇魯神話和情緒的知覺主義
  • 克蘇魯神話如何使人恐懼知識?
  • 《異形》、《滅絕》的虛假世界:克蘇魯神話如何使人恐懼知識?

人類操縱科學、遵守道德,世界井井有條,不過這只是假象。科學和道德形成的「無知之幕」掩蓋了對人類有害的歷史以及可怕的未知[1]。事實上,危險的異星怪物或不死邪神一直潛伏於我們的生活世界一隅,無序、混沌且殘酷才是宇宙的常理,真善美只是專屬人類的幻象。

二十世紀初,美國作家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創造了克蘇魯神話的世界觀。現在,這個世界觀支撐和啟發了無數的小說、動漫、影視和遊戲創作。伊藤潤二的一些作品,以及電影《異形》和《滅絕》運用了克蘇魯的未知氛圍或外星怪物。《勇者鬥惡龍》、《真.女神轉生》或《數碼暴貝》系列等使用了克蘇魯的怪物形象或典故。

近年,克蘇魯神話入侵日常更甚,連股癌也談到了克蘇魯。過去洪偉曾經在這個專欄以形上學角度談過克蘇魯。在這篇文章裡,我想情感哲學和知識論出發,談談克蘇魯故事裡一種特殊的恐懼:以知識為對象的洛式恐懼(Lovecraftian Fear)[2]。

洛式恐懼是甚麼?

情感哲學區分人的各種情緒。例如,我們可以把典型的恐懼分成兩類:

感官知覺引起的恐懼︰黑暗讓人害怕、夜歸時看到有人尾隨會心驚膽顫、看到蟑螂飛過來會嚇到逃走,更別說觀看恐怖電影了——膽小的人會遮住自己的眼睛,彷彿看不見就不會害怕。

思想引起的恐懼︰那些文字或話語的意義也可能讓我們恐懼,就算沒有真的知覺到那些東西(幸好!),我們也可以讀出文字或聲音背後的威脅意圖,鬼怪描述或細思極恐的故事內容(不論真假)。

洛式恐懼並不是自成一派的特別情感,它也是恐懼的一種。不過特殊的是,洛式恐懼不來自知覺,但又和思想引起的恐懼有所不同。

讓我們回想一下《克蘇魯的呼喚》中的情節︰主角瑟斯頓替叔伯整理遺物時發現一些奇怪的文件和陶偶,基於好奇,他開始整理相關的資料、閱讀手稿內容、訪問那些檔案裏被提到的人物並打聽任何有關的情報,最後一輩子活在恐懼之中。瑟斯頓在故事中沒有直接遭遇到任何恐怖的事情,他得到的全部都是二手且零碎的資料—剪報、手稿或他人口述。讀個大部頭的恐怖小說也不至於這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作品中那段知名引文卻揭示了線索[3]︰

「人類無法將腦內所有資訊同時關聯到一起,我想,這算是世間最大的仁慈了。…終有一天,各不相關的知識彼此碰撞,會揭開那駭人的真相,…我們若不想失心而瘋,就必須遠遠逃開,躲進一個新的黑暗時代去尋找平和與安寧。」

洛式恐懼與知識有關,也與逃遁有關,而知識與逃遁兩者共同刻劃出洛氏恐懼與一般恐懼的差別。要闡明這一點,我們需要一些理論資源幫忙。

核心關聯主題

情感哲學領域,知覺主義者(perceptualists)主張情感本質上是知覺。尋常的知覺認知到外在世界,而情感則是認知到外在世界當中那些「含有價值的性質」[4],例如有趣、冒犯、損失、危險等。當我們在野外遇到成群靠近的野狗時,野狗的數量、吠叫聲及外露的牙齒會被我們的情感能力判斷為具有危險性;我們感到危險,而這種對危險的覺察就是恐懼。視力是對光線的知覺,情感則是對價值的知覺。

「情感—價值」的知覺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合乎我們的直覺:

  • 能引起喜悅的都是有趣的事。
  • 能引起憤怒的都是冒險的事。
  • 能引起悲傷的都涉及重要之物的損失
  • 能引起恐懼的都是被判斷為危險的事。

以此為基礎,知覺主義者採用核心關聯主題(core relational theme; CRT)假說︰特定的情感捕捉特定的價值,這些價值回過頭來能助我們區辨不同情感。

除了把情感和價值分門別類,看起來很整齊之外,CRT也能說明情感如何導致身體變化。例如,憤怒的情感會改變人的生理狀態,讓人有更多體資源行使暴力。又例如,恐懼的情感讓人有更多資源逃跑。這些變化的「解消機制」,也互相對應。在用暴力解決了提出問題的人(誤)之後,我們的憤怒就會慢慢褪去。同樣的,當順利逃離危險後,我們的恐懼也會逐漸消失[5]。

恐懼、神智與世界觀

克蘇魯神話強調恐怖、神智與瘋狂之間的關係,而這是一個幫助我們理解洛式恐懼的切入點。

哲學家沃夫(Susan Wolf)認為神智與世界密不可分︰一個神智清醒的人會以某種方式與世界連結在一起。而要做到這點,我們必須具有恰當地回應理由以及正確地認識世界的能力;缺乏這樣的能力則會讓我們失常。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會打造出屬於我們的世界觀,正確的世界觀支撐起我們的神智,而瘋狂則意味著世界觀出了問題。

因為有世界觀,人可以判定正常/異常、安全/不安全。日出日落很正常,瓷器落後絲毫未損則有點異常;家裡很安全,夜裏的野外不安全。面對異常事態,人傾向用各種方法進行解釋,試圖把異常變回正常的一部份;若異常無法解釋,則令人害怕。

獨居的你回家,一開門發現房間裏有陌生人。這種異常令人害怕,如果你無法把這種異常解釋掉(例如你想起,房東早先來電說今天會請人修水管),也無法逃離此情況,這種恐懼就不會消失。

有一些異常比較容易逃離,有一些則不然。我們能避開飛過來的蟑螂、不再閱讀嚇人的文字,但是要逃避自己國家發生的爭戰、社會帶來的騎士、家族內部的長期暴力,就困難得多。現實上,若無法解消也無法逃離異常,時間久了將會對我們帶來龐大壓力甚至精神疾病。

反過來說,這樣的結構也預示著一種代價巨大的逃跑方法︰重新改寫自己的世界觀,讓自己擁抱異常。例如,讓自己喜歡上戰爭與死亡吧、讓自己相信性向是可以改造的吧、讓自己相信傷害是一種愛的展現吧。這個做法是荒謬的,更可能是一種自我欺騙,但它可能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以失常為代價讓自己回到安全的範圍中。

徹底出錯的世界觀與無法遁逃的恐懼

當我們明白了CRT,並且看出恐懼、世界觀及神智之間的關聯後,就讓我們回到原來的主題上吧︰這些東西如何能幫助我們理解洛氏恐懼?

洛式恐懼與知識有關。身陷典型洛式恐懼的角色,都是因為透過各種間接的情報得到了「神話知識」,而這些知識將他們逼上了人生絕路。

單純的知識怎麼有這麼大的破壞力?

在克蘇魯神話裡,神話知識有害,因為它們跟「正常世界觀」預設的知識體系徹底不相容︰物理學不能解釋祂們留下的線索、生物學解釋不了祂們是什麼、化學無法解析祂們展現的性質、道德原則對祂們毫無意義,而人類的一切都沒有甚麼價值可言。

神話知識和既有世界觀的衝突,會混亂人的認知,讓人搞不清楚正常和異常、安全和危險。在這種情況下,異常帶來的危險似乎無處不在,我們的世界不再有任何「安全範圍」。在這種情況下,強大且無法解除的恐懼會充斥世界,巨大的壓力壓垮人的神智。這是為什麼克蘇魯神話作品中的角色沒有好下場︰他們知道得太多,因此由知識引發的恐懼無處可逃。人可以逃離蟑螂,但無法逃離真理。

洛式恐懼不是一般的恐懼。洛氏恐懼不來自知覺,而是來自思想。但它又和典型的思想型恐懼不一樣,後者相對容易逃遁,因為它通常只影響世界觀的局部,而洛氏恐懼剛好相反。要逃離洛式恐懼,代價極其巨大,人必須放棄既有世界觀、成為神智失常的瘋子。

當然,以上只是在討論小說角色的感受,洛氏恐懼僅僅只是一種「人可能有的恐懼」,並不實際存在,因為現實世界沒有神話(但願如此)。我們無法直接知道那些殘害角色心智的真理,只能從情感與神智背後的機制來理解這種恐懼的可能性。套另一位銀色暮光之王的話︰「我們對超越界的無知,其實是一種幸運。」

  • 趙曉傲,中正哲學系博士生與清大哲學碩士。真正身份是崇高愛智者︰阿眠泥籽。

*感謝朱家安的寫作及修改建議。另外感謝帶我接觸神話知識的洪偉大大。

[1] 這裏的「無知之幕」是修辭,請不要理解成政治哲學上的那個概念。關於政治哲學討論的無知之幕,可以參考陳以森的這篇文章

[2] 洛氏恐懼是克蘇魯神話作品中暗示著的一種可能的恐懼情感,與被稱為洛氏恐怖的恐怖作品風格不同。關於洛氏恐怖及洛氏的文學風格可以參考余了車的這篇文章,相當有意思。

[3] 譯者為黃公夏。

[4] 這些性質夾雜著描述以及價值內容,當代哲學討論將這類性質稱為厚性質(thick property)。

[5] 為了避免誤解,我認為有必要就逃遁危險多作一些補充說明。一般來說,情感具有非自主特性,意思是說情感是否出現或是否消失不是我們能憑意願決定的(除非經過特殊且長期的訓練)。有些恐懼不會因為我們的信念而立即淡化或消失,比方說我知道電影螢幕裏的CGI怪物都不存在,但是第一次看還是會被嚇到該該叫;入屋行劫的受害者就算知道犯人已被判行入獄,但還是會因為獨處而產生恐懼;這種情感需要時間才能淡化。有些恐懼似乎和理性能力無關︰懼高症的人就是會怕高,不管他是否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毫無危陷可言。本文談的洛氏恐懼並非與理性無關,也不是看電影的那種。洛氏恐懼只是強度最高的恐懼,與犯罪受害者相比就能看出︰後者的信念能慢慢沖淡恐懼,但前者無法︰真理永遠就在那邊,神話知識無法被推翻,危險永遠都會盤據在苦主的心靈。詳見後面的討論。

參考文獻

Scarantino, A. (2014). The motivational theory of emotions. In D’Arms, J. & Jacobson, D. (Eds.), Moral psychology and human agency: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the science of ethics (p. 156–18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ppolet, C.(2016). Emotions, Values, and Agency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 S. (1987). Sanity and the Metaphysics of Responsibility. In Schoeman, F. D. (ed.), Responsibility, Character, and the Emotions: New Essays in Moral Psychology (pp. 46-62)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個讚

有幾點補充︰

  1. 其實我不太清楚這篇文要歸在專攔投稿還是ACG哲學
  2. 想不到梗所以標題戲仿了洪偉以前投過的那篇
  3. 假如能上,作者名字可以用 阿眠泥籽 嗎?

嗨,感謝投稿,以下是一些意見~

1

我覺得開頭兩段對不知道克蘇魯的人來說,說明力很低,可能造成跳出。你可能需要一些「退後一步的說明」,像是:

起源於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小說的「克蘇魯神話」是一種世界觀:整個宇宙由巨大古神掌控,人類這種螻蟻之輩,根本不在他們眼裡。這種克蘇魯世界觀,最近越來越常出現在各種影視作品裡(這裡可以舉一些例子看看效果好不好),被當成一種恐怖元素來用。「洛式恐懼」之所以特別,在於他並不是用殺人魔、喪屍、幽靈來嚇人,而是用人的無知來嚇人。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談談這種特殊的恐怖。

2

我覺得這段搭在CRT後面不是很好理解。我的理解是說,CRT的說服力來自它從演化路徑好理解:我可以理解人逃遁高處(懼高症),因為高處危險。但是,可能是因為前文對克蘇魯的背景說明不夠,我比較難理解為什麼我們對世界真相的理解會構成危險。

3

介紹沃夫的說法的時候,可能說明一下這個說法本來是用來幹嘛的。不然讀者可能困惑或為什麼哲學家要湊一個這種主張出來。

4

我想確認一下,你的主要論點是這樣嗎:

  1. 照CRT說法,一般的恐懼有認知意義,讓我們避開危險。

  2. 洛式恐懼源自發現世界的真相,這種恐懼來源並不反映「可避開的危險」,因為我們無法改變真相。

  3. 這是為什麼我們一旦獲得相關知識,就無法逃離洛式恐懼。

如果是的話,我覺得好像可以注意一下「逃離危險」跟「解除恐懼」的差別。

當恐懼反應出現,理性選擇有機會讓人逃離危險,像是停止繼續爬上高處。但有些恐懼依靠理性選擇好像無法解除,像是我看鬼故事,故事裡有介紹避開鬼的方法,然而,就算我並不相信這些鬼存在,或者我相信鬼存在但也相信避開鬼的方法是正確的,我依然會恐懼故事裡描述的鬼。

如果這兩者有差,(2)跟(3)好像是在講不一樣的事情?

(1)
我來改看看。
我還真的忘記有這樣的問題。

(2)(3)我再改看看。

(4)
有些case裏,認知改變了,情感也不會說消失就消失,它需要時間。(很多心靈創傷需要時間慢慢淡化/消化)
有些case裏,認知改變了,情感也不會消失。和知覺很像︰筷子插進水裏彎了的視覺狀態不會因為知道筷子仍然是直的而消失。(恐懼症通常不受認知改變,知道蟑螂不危險還是會怕得要死。懼高的人也不會因為相信所在位置相當安全而不畏高)

鬼的case有點像第二種情況,這不是我要談的。
其實我不太知道要怎麼處理這點。這篇文章不是專門介紹情感哲學的文章,好像不用講那麼細?也怕寫得太長。我需要一點建議。不知道可不可以用一個比較長的注來處理?

我針對1-3作出修改了,不知道有沒有好點

4的部份看看能不能用注來處理?
可以的話我再改

非常有趣的題目!

不太懂無知之幕怎麼套用在這個情境。這篇文章不是在談倫理學吧!

(或許與本文主題相關的)幾個問題:

  1. 如果吃了a藥,就會早早地預知自己的死期,你會想吃a藥嗎?

  2. 如果吃了b藥,就會永久忘記自己終究會死,你會想吃b藥嗎?

  3. 政府應否隱瞞超高科技文明外星人曾造訪地球的真相,以免製造人民恐懼?

  4. 當科研者發現某個(智力正常的)弱勢族群的智商通常略低於其他族群,應否將此真相秘而不宣?

  5. 臨終好友的配偶劈腿外遇,被你知道,你應否讓不知此情(而於臨終前仍自認婚姻美滿幸福)的該好友知道真相?

  6. 求知真相,是理論理性的傾向。避免恐懼,是實踐理性的傾向。果然,則當該二者彼此衝突時,如果正確的選擇應該是「避免知道,以免恐懼」,其理由是否是因為「正確選擇的本身,就是實踐理性的運用,所以,當然應該(或根本不可能不去)服從實踐理性而選擇避免恐懼」?【試想: 「應該讓理論理性凌駕於實踐理性」的實踐理性,可能存在嗎?】

我加了一個注。有空的話請幫我看看這樣子修改是否恰當。

@Justin
不太懂無知之幕怎麼套用在這個情境。這篇文章不是在談倫理學吧!

的確不是。我追加了一個括號,表示這是特別用法,我猜上下文應該足夠清楚不會造成誤讀。

@ok
試想: 「應該讓理論理性凌駕於實踐理性」的實踐理性,可能存在嗎?

這關乎當代理由論或理性研究的一些issue,算是大哉問,不是這篇文章或是哲普文章能處理的。

感謝修改,以下是一些後續意見,主要先針對前半篇。

1

2

我附議葉多涵,覺得這個「無知之幕」用法沒有用典的趣味性,建議用「假象」、「楚門的世界」、「《駭客任務》的母體」之類的來替代。不過我也覺得這不算錯,就算有誤導之虞,也不能說是作者的責任,所以上述只是建議,作者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改。

3

這句覺得可以改得更有高大上一點。例如:

以下我要從心理學和知識論角度來分析克蘇魯獨特的「洛式恐懼」(Lovecraftian Fear),我將說明,這種恐懼本質上是對知識的恐懼。

4

這裡「不是由知覺引起的」應該是重要的待說明現象,對嗎?如果是的話,請讓讀者能認出它是重要的待說明現象。常見做法有:

  1. 把它描述成一個問題。
  2. 讓讀者意識到多數恐懼都是知覺引起的。

5

最後,想請作者潤一下稿子,縮短句子、省略不需要的專業詞彙、減少不必要的長片語,把()改成全形。

以下給一些潤稿的例子:

一般來說,情感具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意思是說,每個情感都是關於某個東西。

洛式恐懼也是一種恐懼,自然也有意向性。

1

在這之前可能要自然的舉例一些「知覺引起的恐懼」。

2

這讓我想到,「細絲極恐」的恐懼算是來自知覺嗎?網路上有些這類恐懼是來自讀者也知道的虛構故事,但是依然會讓人恐懼。這讓我覺得你可能還是要說明一下,像是鬼故事引起的恐懼這種例子。因為這種例子會讓CRT顯得有點笨。

3

這裡要舉一些具體的例子,抽象的例子可能不夠。「當你走在沒安全措施的懸崖邊,你不但知道自己很危險,也會感到自己很危險,而這種『感到危險』的感受,通常就會被理解成恐懼」之類。

4

很像有漏字。

5

可能是我沒看過相關小說。我猜想這段是在說明它的第一句,但這段在我看起來,並沒有為第一句提供說明。

6

文中有一些「神話隱喻」式的句子,像是:

要為對神話不熟的人說明一下。

7

  1. 根據CRT,恐懼會知覺到危險,並示意我們逃離危險。
  2. 根據CRT,解除恐懼需要逃離危險。
  3. 逃離危險需要我們有區分安全/危險的認知。
  4. 安全/危險的認知由我們既有的信念集合(世界觀)建立。
  5. 神話知識與我們的既有信念集合(世界觀)不相容,而且理性能力會讓我們接受神話知識。(克蘇魯神話預設)
  6. 如果我們接受了神話知識,那麼我們會失去既有的信念集合(世界觀)。
    (克蘇魯神話預設)
  7. 如果我們失去既有的信念集合(世界觀),我們會失去安全/危險的認知。
    (4的contra)
  8. 我們無法逃離危險。
    (5, 6, 7 MP)
  9. 我們無法解除恐懼。
    (8, 2 MT)

我覺得你整理給我的論證很清楚,本身內容也有趣,但從目前的文章不容易把論證理解出來。

我建議:

  1. 盡量把論證裡的句子呈現在文章裡重要段落的第一句話裡。
  2. 加強文章裡對4~7的說明。

此外,目前看起來我覺得Wolf那段幾乎沒有為說明提供幫助,有可能那段想要說明一些東西,但是我沒有看出來。有可能是那段裏面提到的「神智」和「瘋狂」在這文章裡的界定沒有明確到能讓我理解它們有什麼能沿用到其他段落的蘊含。

1

希望這裡的寫法可以更直接和明確。例如:

知覺主義裡重要的核心關聯主題(core relational theme; CRT)假說就主張:人用情感知覺價值,用價值區分情感。

2

不太確定最後的「它們」是指什麼。不管是指神話知識還是重要信念,用「不幸的是」來接好像都不是很順。

3

想確認一下,這裡的1是[1]嗎?

done

3 那個是複製貼上時多出來的字…已刪

我覺得標題可以用 無知就是安全:克蘇魯神話和情緒的知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