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哲學家選讀】林茂生(1887 ─ 1947):「一個人失去其文化是不幸的,因為這預示了性格崩塌跟個人生存根基之毀敗,尤其是在受到外來壓迫時。」

「一個人失去其文化是不幸的,因為這預示了性格崩塌跟個人生存根基之毀敗,尤其是在受到外來壓迫時。台灣人民,做為華人(Chinese)這相當個別化的種族(individualized race),強烈感受此真實,而且會更希望維繫其自身文化並且帶入學校裡。華人在每個層面都有如此態度,在其長遠文化之中,遭逢諸多危機,不管面臨如何艱難障礙,仍度過困難並更為精細、更為堅強地保存其文化。」_ ─ 林茂生,1929,《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 A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Problems),頁 12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論文。

林茂生是台灣哲學近代化的奠基者。1916 - 17 年於東京帝國大學刊物《東亞研究》接連發表〈王陽明の良知說〉兩篇,在日本陽明學跟德國觀念論的基礎上,將理學的朱熹與王陽明與西哲近代化笛卡兒與康德做比較,奠定了台灣哲學近代化的基礎。林茂生出身書香世家,自幼受到傳統漢文私塾教育與西方基督教的濡染。附帶一提,台灣南部的林家受洗自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 ─ 1935)牧師等宣教的蘇格蘭系基督教長老教會,有別於北部為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 ─ 1901)牧師等加拿大系長老教會。台灣南北不同系統的長老教會要到戰後 1950 年代才合併。1908年,林茂生負笈日本京都,爾後就學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專攻東洋哲學。回台後任教於台南長老教中學、台南商業專門學校,亦在台灣文化協會的夏季學校開授「西洋文明史」、「倫理哲學」等,是當時受到日本植民政權與台灣公民社會非常重視的智識份子。1927 年,林茂生接受日本總督府公費赴美留學,拜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實用主義者學家杜威(John Dewey)與門羅(Paul Monroe)門下,研究日本植民統治下的台灣公共教育政策。由於其學識背景,無論是日本植民統治與戰後中華民國接收期間,林茂生都擔負相當重要的學術角色。在台北帝國大學於戰後過渡為國立台北大學、爾後國立台灣大學期間,林茂生擔任先修班主任並代理文學院院長。此外,林茂生擔任《民報》創社社長。《民報》承續中國國民黨草創時期之同名刊物,以及日殖時期蔣渭水《台灣民報》等自由文化之精神,旨在建立台灣人在國府接收時期重建中國自由主義的教養。然而,戰後接踵而來的政府官員貪瀆、市場價格浮動、搶案等社會案件頻傳,《民報》對國府接收貪瀆失能的批評也日趨強烈。1947年二二八事變爆發,林茂生遭到疑似便衣人員帶走私決,是眾多遭此歷史巨難的罹難智識菁英之一。

林茂生在其博士論文《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探討甚至批判了日本植民統治的學校公共教育。其基本論點,則有幾點歸結:

  • 若(語言)教育用一種外部權威由上到下的強施(cohesion),不僅壓抑既有社群原生脈絡,對於該社群脈絡中成長之個體,其人格發展亦有損害而喪失自尊與創造力。
  • 語言是社群(community)的重要環節,甚至是社群的根基之一。若用強施的同化政策消彌掉原生社群的語言,不但造成對原生社群對其外部權威之厭惡而產生對立,進而因為無法用熟悉的慣用語言表達自己生活及思想而對社群發展有所負面影響。
  • 就當時日本植民後期的台灣而言,國語(日本語)與社群慣用語言(漢文、台灣語)不應該是以前者強施同化後者的政策,而應該是兩者並列教學,讓個體在無論是既有原生社群脈絡、亦或是外來植民者所帶來的語言文化,可以自由運用不同語言所習得的智識,促進經濟、文化社會的創造進步。

於是乎,林茂生就以上歸納之論點,批評了當時日本植民的語言文化及教育政策,尤其是「日台共學」的同化政策。「日台共學」算是修正日本植民前期區隔語言社會的教育政策,但其目的是以日本語同化台灣語言文化的社群。林茂生認為這不但無法達到日本植民政權所欲達到的同化目的,反而只是壓抑受到植民的台灣社群,使得台灣社群隱含著文化自卑感,以及植民政權的社會衝突對立。如借用台灣教育史學者陳培豐先生的重要研究著作,林茂生所批評的正是一種帝國「同化的同床異夢」。

然而,必須注意與強調的是,儘管批評外來植民政權的同化政策、以及肯認原生台灣語言文化的重要,林茂生並不是原生主義的本土主義者(nativist。林茂生一方面仍就日本植民政權對台灣教育提供引進「西方文明」(儘管這個詞在當今是不符合政治正確,但請留意十九、二十世紀的智識圈是稀鬆平常的)的觀念工具給予肯定,另一方面也提醒用台灣話學習其他其他語言文化、甚至採用當時日本語、西方語言如英語、德語等地混合外來語翻譯(相關材料可參考《台灣教會公報》刊載林茂生教授的〈新台灣話陳列館〉系列)。換言之,林茂生所批判的是日本植民語言教育政策,是一種謹謹將教育工具化(同化)的智識工具,也謹謹受到如此教育的受眾異化某種植民工具而已。這點也可遙遠呼應到法蘭克福學派的「半教養」(Halb-bildung)觀念,批判某種工具化的教養使得人成為異化的生產工具,而非有自我創造能力者。受到杜威、門羅等教育哲學家影響的林茂生,儘管可能沒有讀過法蘭克福學派,但站在某種全人教育的自由主義觀念來批判植民政權的工具化教育之立場,則有不少相似之處。

誠然,如同其他當時甚至當今的台灣哲學家與思想者,林茂生並不是一個純粹做紙上思辨的哲學家,對於教育思想的推催更是落實在實際行為。在日本植民時期的 1920 年代,林茂生即為台灣文化協會的重要成員之一,倡議為台灣家己文化的文化民族。前面也提到,林茂生在台灣文化協會的夏季學校開授相關課程,乃至戰後創辦的《民報》倡議台人應學習(中國)國語,儘管當時台人仍有相當程度的漢文能力了。必須留意的是,儘管其當時的國族認同,但是否將台灣即有的語言文化(儘管林茂生的認識以現在看來是帶有漢本位主義的)完全等同前來接收的中國文化(更精確地說,近代化成為共和體制的中國),箇中並無也不應有優劣之比較,但也絕非完全沒有隔閡的鐵板一塊。而如同當時諸多台灣智識份子一般,林茂生本寄予厚望對戰後台灣教育有所建設貢獻,無奈二二八事變的爆發使得他成為國家暴力的犧牲者。而且,林茂生對日本植民政權的教育政策之管見,在當今諸多之處仍有不少相似之處,值得我們在閱讀台灣哲學思想的參照點。

林茂生像,攝自1929年11月獲得美國哥大哲學博士學位時。WikiCommon
grafik
林茂生畢業自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科。翻攝自東京帝国大学卒業生氏名錄(1939)。
grafik

林茂生博士論文以及授課德文講義,陳列自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WikiCommon

延伸閱讀

林茂生,1929,《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 A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Problems)。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論文。

陳培豐,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統治下台湾の国語教育史再考)。王興安、鳳氣至純平 中譯。台北:麥田。

駒込武,2019,《「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上)(下)》(世界史のなかの台湾植民地支配:台南長老教中学校からの視座)。蘇碩斌,、許佩賢、林詩庭 中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謝謝KW的文章。我先提個小的點。

我打個比方。我若提到"加拿大哲學家Charles Taylor"時,其實我只是在想這是一個"在加拿大"的哲學家,但不用同時宣稱有所謂的"加拿大哲學"(以有別於英國哲學、美國哲學)。

同樣地,本文的標題是稱"台灣哲學家",相信一般的讀者解讀時會只讀到"在台灣"的哲學家。但是本文應該不只是想讓人知道有個在台灣的哲學家,更想藉機說明何謂台灣哲學(我的猜測)。但在此同時,台灣哲學這個詞是直接出現卻沒有給予說明,蠻多時候是直接地給出了"台灣哲學"一詞。我想讀者應該會對於"台灣哲學"會有所困惑(有台灣哲學嗎?台灣哲學是啥?)

1個讚

謝謝冠廷。我想先初步回覆這個不大容易回答的問題:

  1. 屬地「台灣」的哲學家,是指這個地理範圍(這個劃分其實也有點模糊)活動的哲學家。那用中文清楚表述,是否用「台灣籍」哲學家?那麼曾經待過台灣,但長年待在其他非台灣區域(像是美國、日本、香港等地)的哲學家,算不算是台灣哲學家?還是要以哲學家自己的認同(屬地認同,不見得是國家認同)來做區分?

  2. 如果是以目前台灣哲學社群的討論,是以其「哲學意義的重要性」(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來界定;那麼選擇「台灣做為一個共同體」為題進行的哲學活動,像是研究「實存」(si̍t-chûn)概念等,則符合這樣的界定。

我自己偏向第二點。因為如果長年在非台灣這個地理範圍的哲學家及其哲學活動,然而其哲學研究的命題,一方面是對台灣的哲學社群是有意義的(至少在台灣哲學史的梳理上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是「台灣做為一個共同體」的主題進行的「台灣哲學」活動,所涉及提出的概念 ─ 那麼即便不是屬地台灣的哲學活動,符合上述兩個方面仍為台灣哲學家,所以我會用哲學家、哲學活動是否跟台灣哲學的社群、乃至「台灣做為一個共同體」為命題來做劃分。

附帶一提,我知道在其他媒體或是訪談,處理什麼是台灣哲學有一定的討論。我在「台灣哲學家選讀」比較沒有那麼大的企圖心去解釋跟定義(雖然我知道這很必須也很重要的),但我會介紹一般讀者比較沒有注意到該哲學家的論點,像是這次是以林茂生對日台共學教育政策提出的批判。這是我想要提出跟各位報告的。

我覺得其實不用多解釋「台灣哲學」這個詞,因為這些議題反爾會讓這篇文章離開了主軸。

嚴格說,林茂生的博士論文應該是「教師學院」(education)下寫的,而不是哲學。

謝謝回覆。其博士論文是寫提交給哲學系(Department of Philosophy),不過內容的確是研究教育政策。林茂生在東京留學時寫的反而比較偏寫哲學(笛卡兒跟康德對陽明學者的比較)。

可以告訴我哪裡可以查到他的博士論文是交給哲學系的嗎?因為我查到的(例如上面的台灣文學館連結,或是臺灣哲學文獻資料)都是標記為「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博士論文」。(有某些人把他標記為第一個哲學博士但是我覺得可能這是對於PhD(doctor of philosophy)的誤會。)

真的不是來找渣,只是因為我最近也有寫一篇有關係的提到這點,所以我自己也很好奇,那如果我錯了我也想要知道。

後來想到了,「台灣哲學」那個詞可以連結這一篇,這樣子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接下去多瞭解這個詞的來源。

04/22 我的問題已解決,感謝回答!

這是哲學專有名詞嗎?我以為cohesion是一致性、凝聚、團結性之類的意思,怎麼翻都不會變成強施。

看不懂這句。如果「為」是念二聲,我不知道「台灣家己文化的文化民族」是個什麼樣的倡議。如果是四聲,後面似乎沒有動詞。

是 coercion,我寫錯了。
謝謝提醒。

改:為「具有文化主體性的台灣民族」
謝謝。

感謝投稿,我是這篇文章的編輯,抱歉一直到現在才處理這篇文章~

1

我覺得這段最好用,也最容易引起讀者共鳴。建議為這段增加說明,並且移到文章最前面。

我建議文章以「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為題來破題,說明林茂生的看法,以及此看法的特殊時代背景(並藉此讓讀者感受,不同時代的人也會遇到同一種問題),接著說明林茂生的簡單生平。

除了最前面「增加說明」的部分,這些變動應該大致是文章段落位置的更換,並加入一些適當的連接句子,其他段落內容不太需要大改。

沃草的讀者喜歡和時事議題搭得上線的文章,我想這樣修改能引誘更多人閱讀

照上面修改,文章結構可能是:

  1. (破題)現代大家幾乎都是為了找到工作而接受教育,然而教育是為了什麼?法蘭克福學派認為教育應該讓人成為有自我創造能力者,這會過於理想嗎?這篇文章討論日本殖民時代台灣哲學家林茂生的看法,你會發現殖民時期面對文化衝突的教育思考,跟我們現在面對的教育抉擇,有其相同之處。(這段落是簡短的摘要,屆時可以照上面quotation那段展開來寫)

  2. 說明林茂生的看法、看法的背景

  3. 說明林茂生的生平

  4. 結語(目前最後一節結語滿好的,就算文章前面都照上述改動,應該也是可以接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