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已死」的另一種宣告──意圖謬誤(已上稿)

有一篇寫到一半就被打斷了
最近實在忙到昏頭
這幾天好不容易放假了
一定繼續~

1個讚

這樣子是不是可以說,臺灣學校國文教育對文章的解讀皆是唯一解,這樣的考試至上的教育方針不但犯了意圖謬誤也曲解了教育的意義呢?

臺灣學校國文教育對文章的解讀不見得是奠基在作者意圖上吧,也曾經出現作者跳出來說「看完學測答案我才發現原來我當初寫這首詩是要表達XXX」這種事情。

不好意思,我表達的不清楚。

我想問的是,就國文文章解讀這種全然主觀感覺的部分,考試還是會訂定題目,而題目的答案只有一個,其他答案(對文章的解讀)因為與「題目的作者」所欲表達的意圖不符,所以全都算是錯的。這樣是否算是在考題上犯了「唯一正解為出題者意圖」的意圖謬誤?

剛剛查了一下,狹義的法律而言(臺灣),出題者並沒有對考題的著作權,因此不算是「作者」,這裡想就較寬鬆的定義詢問。

我不確定在考試理論裡面,答案之所以錯誤,是不是因為「與題目的作者的意圖不符」耶。或許只是因為「如果將該答案填進題目裡,會形成一個不為真(╱不合文法╱無法裡解)的句子」。

不好意思,我再表達得更清楚些。

我想問的考題內容是如「對詩意、文意的解讀」這種類型的題目,這種情形尤其常出現在新詩、近代詩、古詩的解讀。

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考題如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從這兩句詩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表現何種神態?(A)愉悅 (B)灑脫 ©逍遙 (D)感傷
解析:(B)詩人此處內心充滿悵惘之情,但表面上卻故作瀟灑。

這樣,或:

下列有關徐志摩〈再別康橋〉一詩的分析,何者錯誤?
(A)首尾兩節的「輕輕」與「悄悄」有疼惜呵護、不願驚醒美夢之意,又有故作淡然瀟灑的不捨之情 (B)以水底招搖的青荇比擬自己,渴望成為陶醉在康河裡的水草 ©以清潭之美來表達自己對康橋存有彩虹般的夢想,深藏在心底 (D)在無限耽迷眷戀的高聲放歌之中,淋漓地表達出對康橋的深情,可以瀟灑作別,了無遺憾
解析:(D)離別在即,無法放歌,萬分難捨。

以上資料為考題。

對詩或文章的解讀,是不是就這樣被出題者給左右,犯了意圖謬誤了呢?這是我的疑問。

如果你是反意圖主義者,那麼你就會反對某些考題的措詞
例如你舉的第一個例子,題目明言說「作者想表達何種神態」
由於反意圖主義者主張作品表達了什麼由作品本身來決定
他會說這樣的措詞的確是意圖謬誤
比較合適的措詞應該是像第二個例子,完全沒有提到作者,只提到作品
我們應該說「這部作品表達了…」而不是「作者表達了…」

我印象中有時候文意測驗的考題會說「作者最有可能要表達什麼?」
換句話說,這個時候的詮釋依據不是真實意圖,也不是反意圖,而是一種「假設意圖」,亦即詮釋的目的是尋找「我們對於作者意圖的最佳假設」,這是另外一種非常重要的詮釋立場叫做「假設意圖主義」,以後可以在烙哲學另文介紹,這個立場是我覺得所有理論中最有趣也最有說服力的

我的感覺是,出這些考題的人其實根本沒想這麼多,就是很直覺的把題目寫出來,但如果我們要很嚴格來檢視的話,真的要考這種題目,出題者在措辭上要非常小心,因為不同的問法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答案

謝謝您的解說。

感謝您對第一題的解說,而我還想問,像第二題這種問法。不以原作者之意圖為詮釋,將出題者視為題目作者,以「出題者的意圖」詮釋作品是否犯了意圖謬誤?

也就是說,

「以出題者預設的答案(對作品的詮釋)
做為答案(其他觀賞者應該對作品的詮釋)」
的出題方式是否犯了意圖謬誤?

題外話,我在網路上找不到「假設意圖主義」相關資料,期待您未來的文章。

我有點不太確定你的問題
我們最多只能說,出題者可能預設了某種詮釋立場
而出題者希望我們用什麼立場去詮釋,有時候不太容易看出來,因為很多時候出題者對這些立場的想法是模糊的

很詭異的是,當我們開始在揣測出題者的意圖時,我們已經進入詮釋學的迷障了
這也是詮釋理論想問的:我們應當採取什麼樣的詮釋態度來詮釋文本?
以出題者的例子而言,「我們對於出題者意圖的最佳猜測(或假設)」似乎才是最好的答案,這就是我提到的假設意圖主義

英美的詮釋學在中文世界可以說幾乎沒人研究,頂多偶爾有文學系所的人談Monroe Beardsley或E. D. Hirsch。假設意圖主義(hypothetical intentionalism)要用英文找才有資料,目前應該沒有任何講中文的學者在研究,此立場主要哲學家有

William Tolhurst
Jerrold Levinson
Alexander Nehamas
Gregory Currie
Jenefer Robinson

如果英文閱讀沒有問題的話可以上網查相關資料

2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