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
(賴天恆)
#1
這個新聞給我一種故事只講一半的感覺。裡面提到ak37四張牌,問題是要翻幾張才能確定「若一面是文字A的話,背面的文字就會是3」這句話沒錯。但是故事只講到這邊,以至於新聞報導說有些網友說這不是心理學而是邏輯問題。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是心理學的問題,因為有另一半,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酒吧裡面有四個人:一個小孩、一個大人、一個人在喝酒、一個人在喝咖啡。小孩在喝東西、大人也在喝東西、喝酒與喝咖啡的人光看外表不確定是小孩還是大人。你是警察,你最少需要檢查幾個人,才能確保沒有未成年人喝酒?
實驗結果,依照我模糊的印象,是受試者回答第二題的速度快很多。而這個實驗似乎在暗示處理抽象思考與處理日常生活狀況的速度不一樣,更進一步暗示這是兩個不同的腦部區塊。
不知道有沒有心理學背景的人可以認領一下這個?
剛巧我對這個領域很有興趣,可是不是專業。
下面是根據我以前讀的資料整理的內容,不大詳細,也不知道有不有趣,大略提一下如果有發展性,我再把每個理論的實驗和推論做些補充。
–
這個實驗是Wason在1966年提出,他要求參與者「確認卡片是否符合規則」,結果只有4%的參與者做出正確的反應。Wason的解釋這是因為人們傾向於「肯證」而非「否證」,他把這個現象稱為「肯證偏誤」(confirmation bias)
不過他在1968年的時候,進行了相反的實驗,不再要求參與者「確認卡片是否符合規則」而是直接給否證的提示,可是結果卻沒有顯著差異。
後來Wason,他把抽象的題目改成具體的題目(城市和交通工具)結果正確率明顯地提高了。
因此這裡就出現了兩個研究路徑:
1.解釋偽什麼在抽象題目的時候人們會犯錯?
2.解釋為什麼在具體題目的時候卻不會犯錯?
接著先把第一個部分說完:
「肯證偏誤」只討論了前者,而且又被Wason自己的實驗推翻了。因此學者們有了,另一個解釋叫做「相配偏誤」(matching bias)認為參與者並不是傾向肯證或否證,他們只是傾向選擇題目有說明的項目--實驗結果卻發現,兩個解釋剛好個對一半!
於是有學者進一步提出「捷思-分析理論」(heuristic-analytic theory)說明為什麼人們有時候會陷入「肯證偏誤」有時候卻是「相配偏誤」。
–
第二個部分,有學者把題目換成郵差和信封有沒有貼郵票,並且交由不同國家的學生來回答,發現「現實經驗會影響學生的作答表現」,後來他們把郵差信封換成未成年人有無飲酒的情境也得到相同結果。因此他們提出了「回憶線索/類比推裡假說」(memory cueing/reasoning-by-analogy hypothesis)
另外也有學者認為並不是過去特定經驗的影響,而是「推理基模」在作用(不過推理基模也是經驗規納得來),認為不同基模對應到不同推理模式,而只要題目能夠引起「准許基模」的作用,參與者就可以進行正確的推理,而他們再修改郵差和信封的問題用字後也得到了預期的結果。
還有學者反對前兩者,提出「社會契約理論」(social contract theory)認為隨著演化,人類已經先天形成擅於遵守社會契約的心智結構,可以有效發現違法契約的行為。而關於「遵守社會契約」肯定與「准許基模」有關,但是並非所有關於「准許基模」的情境都和「遵守社會契約」有關,「推理基模」理論只是剛好找到了兩者交集的部分--他們的實驗結果也支持他們的假設。
–
還有學者認為這純粹是題目用語的問題。「心理模式理論」認為「未成年人飲酒」這種違背規定的行為比較容易想像,所以人們比較容易答對。
更有甚者,「訊息獲得量理論」(Information gain theory)認為這根本不是個推理問題,而是資訊收集和判斷的問題,像是在未成年人有無飲酒的情境裡頭,未成年人的年紀大小就會影響人們的判斷。
–
寫完後重看一下,完全沒有哲學內容啊囧rz
這樣可以嗎= =?
imp
(賴天恆)
#3
我目前也想不到太多直接與哲學的關聯,有的話大概可以思考
- 或許可對邏輯的普遍性提出一些質疑,但我不是很確定。好像對邏輯哲學有一些其他蘊含,但這我就完全不熟悉。
- 或許可以往教育方面有一些蘊含,就是希望以抽象的邏輯訓練(和/或數學,這點我不是很確定)增進日常生活中的推理、論辯,可能不是很有效的進路。至少可以質疑學校開設通識邏輯,而內容教授形式邏輯,是否增的能夠增進思考能力。
- 聽說這是認知科學與邏輯的交界。
kris
(朱家安)
#4
其實根據我對沃草烙哲學的定位,是可以接受有關批判思考技巧和推論心理歷程的文章的。因為我認為這類文章跟哲學文章類似,都有助於公民培養思辨技能和態度。(當然,在一般情況下,若是能扯到一些哲學內容,是最好的)
ak37的例子我也在幾本書裡看過,算是有名又有趣的例子,我覺得兩位的討論已經整理出足夠寫成烙哲學文章的內容了。接下來就看誰有興趣認領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