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就是學習哲學嗎?先提出哲學問題吧!

一般在介紹孔子時,不僅會說他是儒家的代表,更會給他冠上教育家或哲學家的身分。他的確收了很多學生,但他講出了什麼哲學嗎?至少在現有的義務教育,我們對孔子的了解主要是來自於《論語》。那麼,學習《論語》就是學習哲學嗎?

儒家權威還是儒家哲學?

對一般人而言,「中國哲學」幾乎就是「中國傳統思想」的同義詞,其中又以儒家為主流。從孔子算起,儒家大約有兩千五百年歷史,不過一直到1914年,北京大學才首次以「中國哲學」為名設立學門;而公認首開風氣之先的著作—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則是在1919年才出版,亦即五四運動那一年。從名稱上來看,儒家並不理所當然地算是哲學,因為儒家自古以來從未拿「哲學」一詞來指稱自己過。

而就胡適的說法,「中國哲學」的創立目的之一,是要把儒家從精神、道德與哲學的權威上拉下馬:

儒學曾經只是盛行於古代中國的許多敵對的學派中的一派,因此,只要不把它看作精神的、道德的、哲學的權威的唯一源泉,而只是在燦爛的哲學群星中的一顆明星,那麼,儒學的被廢黜便不成問題了。1

中國傳統學術是以儒家經學為主流,並且有尊奉經典的強烈傾向。所以胡適要藉由強調「儒學只是眾多學派之一」以去除其權威地位,也就是將儒家「降格」。先不談民國初年的思想背景,從上述說法可以看出,胡適認為儒家與哲學在思想性質上不是理所當然地合拍:儒家傳統上一直具有某種權威性,哲學則具有相當的懷疑與思辨精神。在胡適看來,似乎儒家思想可以區分為兩種,一種是權威性的,一種是哲學性的,而他本人則是要打倒權威、重現哲學。這麼說來,至少在態度上,儒家和哲學也可能有差別了。

#孔子思想是哲學嗎

不光是名稱或態度的問題,對西方哲學稍有涉獵的讀者,相信都能發覺《論語》和西哲理論的思想差異甚大。這不是說孔子思想和西哲理論有所衝突,而是指它們的表達形式和概念命題很難直接對應起來,譬如「仁」和「孝」要如何翻譯成英文,學者們一直有不同的意見。所以,就算我們不以《論語》為某種權威,也還不能推論出它代表某種哲學。

當然,哲學圈內研究孔子思想者頗多,他們恐怕不會輕易承認孔子不是哲學家。考慮到孔子思想和西方哲學確實差異不小,一般有幾種常見策略,來解釋這種差異不足以否定《論語》屬於哲學:

  1. 認為孔子思想缺乏哲學的形式,但還是具有哲學內容或主張,所以差異是在形式上。
  2. 以哲學有許多類型,並以孔子思想代表了哲學的一種,這就允許了內容上的差異。
  3. 強調有某種文化就有某種哲學,孔子思想既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所以有中國文化就有孔子哲學,所以差異是在文化上。

這三個策略的共通問題,在於它們多少都擴大了「哲學」的指涉範圍。或許你可以說語詞定義是隨人而定的,指涉範圍當然也可以改,但是,為了承認孔子思想的哲學性而修改定義,頗有先射箭再畫靶的味道。也就是說,這些策略並非檢驗孔子思想的內容是否屬於哲學,而只是告訴你孔子思想很重要。或者是說,這是把哲學視為一種有智慧、有深度的評價性用語,而並沒有限定哲學應該要討論什麼問題或內容。

#《論語》是給你格言,還是給你理由?

有些人也許會說,儒家有很強的倫理學關懷,不少儒者都曾經解釋道德的根源何來、為何要實踐道德,譬如孟子說人人都有天生的道德能力,也就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端之心。但問題在於這一點好像不太適用於《論語》,至少教科書內所舉的子曰云云,似乎只有教你怎麼做,而沒有給出什麼理由。

譬如孔子答學生問仁的兩個例子: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2

我們可以看到,顏淵和仲弓兩位學生在得到孔子的回答後,表示自己願意遵從。孔子所言當然有其價值,尤其是在他所屬的時代裡,「克己復禮」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視為生活經驗的一種總結。但至少在這樣的語錄形式裡,就算孔子思想中隱含著堅強理由,讀者也很不容易看出來。

哲學的特色之一,是以有條理、有論證的方式來說明為什麼某立場可信,但《論語》似乎只是一些生活原則的集合。已故的臺大哲學系教授方東美,就曾經說《論語》是「格言學」而非「哲學」。從這一點來看,孔子思想可能還比較接近宗教。事實上,我們的確有孔廟與祭孔活動,甚至清末民初還曾出現一個孔教會,打算以儒家為國教。

如果孔子思想要能夠算是哲學,至少它應該為某些哲學問題提供理由,而且是不訴諸信仰的、可供反省檢驗的理由。各位不妨想一想,你曾在孔子言談中看出過這種理由嗎?

#先提出哲學問題吧

在學術圈中,試圖把孔子思想給「哲學化」的人一直都不在少數。他們在實務上的主要方式是:

  1. 設定倫理學問題。
  2. 解讀《論語》的各個段落,並將解讀出來的諸多內容,重新分配並組織成對倫理學問題的描述、解釋、回應。
  3. 試圖找出可能隱含的理由或論證。

譬如,為什麼我應該成為君子仁人?可能因為仁本身就是價值的終極來源,可能因為行仁長遠來看是有利的,可能因為仁是理想人格的實現,我們可以審視《論語》能夠提供哪些理由或論證。如此一來,就算孔子本人不能算是哲學家,也不妨礙我們從他的思想當中學習哲學,或至少是從他的語錄中找到某種哲學。3

回到原本的問題:學習孔子思想就是學習哲學嗎?這必須看我們在學習時,是否抱持著哲學的問題意識,以及是否用回應問題的方式來解讀文本。可惜的是,目前教科書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只是摘錄原文,極為不利於明確呈現哲學問題,更別說是把文本內容轉換為可供反省檢驗的理由了。

因此,想學習孔子哲學,麻煩重新編排我們的教材,先提出哲學問題吧!

#NOTES

  1. 胡適《先秦名學史》,頁11。此書是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中譯本。
  2. 兩段對話,見《論語.顏淵》。
  3. 有的人對此做法可能有所疑慮,或是想要知道我對此做法的意見。但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的,將來若有機會,我會再另寫一篇專文說明。

作者為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生,業餘歷史愛好者,研究方向是傳統思想的系統化。
本文的寫作,感謝沃草烙哲學社群的建議與協助修改。

或許一個注腳說明這些科目在做什麼會有點幫助。

或許說明一下「清朝末年不幸過世」是指涉哪些事件或發展轉折會滿好的。我跟這段歷史不熟,不過猜測過去的思想傳承跟科舉、培養官員密不可分,而清國被推翻後思想傳承的主要媒介也消失,因此稱為「過世」。

不過話是這麼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有一些人仍以私塾的方式傳授過去的思想。

或許可以說明一下中國有沒有哲學為什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跟後面的論證策略應該多少有一些相關。

這點似乎很有趣,或許可以另外寫一篇文章。我自己的一個擔心就是會不會許多人的動機就是想要藉由一些權威來替自己的想法背書。

或許會有人覺得這樣講太過於傲慢、自大。一個稍微修飾的方式是說「哲學是文化當中相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關的問題,則是為什麼「經、史、子、集,或義理、考據、辭章」或「文」、「史」等東西沒有更為重要、根本。


除此之外,這樣會讓我有點好奇,如果原本的中國思想是一個整體,硬要把一些歸為文、一些歸為史、一些歸為哲會不會讓我們有點瞎子摸象地去認識中國思想?

你的意見很有道理,不過真要一一解釋,篇幅會變得很長,而且都是偏向歷史性的說明。其中一個可能方式是拆成兩篇文章,分別是學術轉型的過程(背景說明)與為何要支持學術轉型(列舉論證),不知主編的意見怎麼樣。

另外,針對你最後的好奇,其實學界反對這種打散重組的人還不少,甚至有人直接說中國哲學史的出現對於學術發展是弊大於利,不過持激烈立場的都是大陸學者就是了…

至於我個人是認為,現有的中國哲學史研究,更像是形塑古代學說而非呈現古代學說。但我對這一點沒有好壞評價,我自己的興趣在於把這個形塑過程說清楚。

哈囉感謝投稿!

對於你們的討論,我的想法是,賴天恆舉出來的那些周詠盛認為需要更多篇幅才能解決的問題,其實是另一個更大問題的一部份。這個更大的問題是:一般的讀者(甚至是做西方哲學的研究生)可能難以理解為什麼「中國哲學何時開始出現」是個重要的問題,以及它為什麼有趣。

如果「中國哲學何時出現」是一場爭論,那我會覺得,可能先需要有一篇文章來介紹一下戰場跟脈絡。不過我對於中國哲學不了解,也不確定可以怎麼談。我試著丟幾個問題,看看有沒有辦法協助我更了解一點:

  • 中國哲學是哲學(被當成哲學)與否,會影響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教法嗎?
  • 「傳統思想」跟哲學有什麼不一樣?把一個東西當成傳統思想,跟當成哲學,有什麼差別?或者說,有沒有某個傳統思想(或傳統思想裡的一部份)很明確是哲學(或很明確不是哲學)的例子?
  • 那一大片傳統思想是否被當成哲學,似乎是學院內的爭論。跟老百姓有什麼相關?

我對這篇的想法跟天恆兄可能蠻大的不同的。

這或許取決於對於這篇文章的作者意圖,在理解上的差異。(所以也有待作者進一步說明意圖。)
我認為探討中國傳統有沒有哲學(或者說東方傳統有沒有哲學好了),可以有針對反對者與否的兩種態度:

(1) 以「針對反對者」的來說,解答東方傳統具不具備哲學,有可能是想針對那些強烈否定其存在的人而言。
那些針對對象可能是極端的啟蒙現代性的擁護者,強調分析性,拒斥某些有模糊色彩的思想是哲學的一環。
對這類擁護者,可能在解釋上要說得更多、更詳盡,為尋求否定者的理解。讓東方傳統思想可以擠身於哲學的行列。

(2)「較不針對反對者」的來說,解答東方傳統的哲學特徵,有可能只是想尋求東方傳統思想內部問題的解答而已。
沒有要說服某些特定反對對象,所以比起解釋與說明,思考新出路或提供反思可能是這一態度會更在意的。
這種態度的讀者是針對已經有些基本傳統閱讀的人,但大家仍身處於現代化社會(西化化社會)之中,難免會有傳統與現代的扞格之感,所以需要有人提點新出路與反思出發點。

我懷疑,作者的意圖偏向2。

如果作者的意圖偏向2的話,我覺得有很多疑問是作者並不需要回答的。
例如:

像這一段,我倒覺得偏向2的讀者知道這些分類系統在幹嘛,其實不太需要贅言。
除非作者是想面對偏向1的讀者,那我就覺得很有必要。

談「中國」傳統有沒有哲學自然不會是個重要的問題,因為這可能只是個地域或國族的劃分而已。
如果問辛巴威、剛果、賴比瑞亞有沒有哲學的結果,
答案如果是沒有。那就去發展呀!一個國家有或沒有哲學對我們來說不太會是重點。
就像如果我們國家不會製造汽車引擎,那就只好先進口呀!等待我們之後有了自己的引擎。

真正重要的問題不會是在「中國」,
而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這些影響東方社會許久的重要思潮,它們是哲學嗎?
如果是,我們可以用哲學方法將它們與西方哲學並談。
如果不是,那它們可能需要用不同的學科對待方式來處理它們。

而如果面對偏向1的讀者的話,作者自然要很努力證明它們是哲學。
如果是面對偏向2的讀者的話,有無問題就不會這麼重要了,作者提及這個問題,似乎在文章中只是個引子而已。


可能由於我和天恆兄的理解有別,我反而對這篇建議有很大的不同: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給予西方來的「哲學」一個基本的定義是必要的,這是用以比對東方思想的特徵有哪裡不符合這個定義。文章的論旨才得以開展。

這畢竟是「哲普」稿件,即便是對東西方哲學多少有些涉獵的讀者,他們還是需要一些基本定義上的比對,用以釐清這篇文章想表達的觀點。當「哲學」一詞未被定義時,很難感受到東方思想是不是具有哲學成分這件事情在爭點上要如何釐清。

我個人認為給出這個定義或許會有些爭議,但也不用太嚴謹,能大概有個基本定義就好,能達到作者寫作結論的意圖就好。定義的給出也表達了作者如何看待「哲學」的個人觀點,可供讀者作為參考。(畢竟這篇文章主旨不是要涉入「哲學是什麼」這個歷來爭論不休的大哉問。)

如果東西方哲學(或說是思想)上的差異,僅是學科的子類不同的分科處理,那文章可能讀起來會有點無趣。
本來不同的發展歷史脈絡,學科子類就會有所不同,但不代表所處理的議題不會互相涵蓋。

舉例來說:
分析哲學往往用議題或論旨去作為子類。
歐陸哲學往往用現象學、存有學、詮釋學等思潮去做子類。
中國哲學往往用經、史、子、集、義理、考據、辭章去做子類。
但處理的議題可能會互相涵蓋,只是分科的子類不同而已。
如果問及「自我」概念並不存在時,分析哲學有同一性理論上的爭論、中國哲學在這議題時常放在子、集之中,但這樣的不同,如果僅是「分類上」的分法不同而已,那就不太具有意義。真正具有意義的是,在這學科體制背後,彼此的思想基礎差異是什麼?

問及這個問題,所以給予西方來的「哲學」一個基本的定義是必要的。

給出西方來的「哲學」一個定義,用以比對東方傳統思想,不一定要跟之所以採取經、史、子、集的分科法有很強烈的因果說明。只要點出東西方思想在基礎上有所差異就行,至於是不是用經、史、子、集的分科法、還是現代化轉型之後我們也可以有一個很不同於西方處理的新分科法,答案可以如同文章結論一樣是開放的,僅提供反思。

以上比較是我個人看來,會覺得的建議。
一點淺見,提供作者與審稿人參考。

感謝LoCoCo兄的詳細閱讀與建議,我的思路的確比較接近傳統思想在現代化過程中出現哪些問題,或說是西方哲學怎麼形塑我們對傳統思想的認知,而非特別贊同或反對「現有的中國哲學」。

這串討論下來,我發現自己原先的問題意識是滿學術的,一般人不見得會有興趣。所以按照家安兄的意見,我做了大幅的修改,跟孔子扯上關係。如果可行的話,我接下來可以試著用東西方在讀相同文本時所會有的差異,來帶出哲學定義的不同,或是分類的不同,這樣應該比較符合哲普的要求。

如果想繼續討論學術問題的話,我當然也歡迎。

1個讚

這可能不是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不過或許之後可以寫一篇進一步的文章,探討你這篇文章裡面的東西,對於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教育的更多implications。

當然,也可以探討讀經提升道德能力。

我想這邊應該可以指出一個進一步的問題:有些人似乎認為稱一個東西為「哲學」是一個評價性用語,但是這是一個可以有爭議的地方。(可能有點像是說一個東西是不是科學這樣。當然,可以區分一下不同的用法,比方說「占星術不是科學」跟「藝術不是科學」前者似乎就比較像是評價,後者只是描述。)有可能有些人認定孔子思想一定是哲學,是因為他們傾向平價性地使用「哲學」這個語詞。

或許幾個例子會有幫助,比方說要不要告老爸之類的。

這一點是我比較擔憂的地方,就是這個出發點,至少對我來說「很不哲學」:先假定孔子全部或者至少大部分是對的,再去找理由。(當然有可能是我過度解讀啦。)


我是另外想到一個問題可以寫一下,即使不在這篇文章裡面。一些凌亂的想法:

我們可以把聖經當成哲學研究的對象,但是不會因此聖經就變成哲學經典。
我們同樣可以把論語當成哲學研究的對象,但是如果沒有更多的說明,我們還不知道論語是不是哲學的經典。

另外

如果一個人死背論語,我們不會認為他學了哲學。
如果一個人死背聖經,我們不會認為他學了哲學。
如果一個人死背對話錄,我不確定我們會不會認為他學樂哲學。有可能我們認為他沒學哲學,也有可能我們認為他學樂哲學,只是學得不太好。

我這邊的想法還沒整理清楚,不過猜測多少可以藉此找到一個方式,判斷一個東西本身是哲學,還是可以作為哲學研究的對象但是本身不是哲學。

感謝賴天恆幫忙看,也感謝作者修改,我覺得改得很好,以下是一些建議,這一輪改過之後,我想差不多就可以上稿了:

要給一下reference,請參考編輯體例

文章最後面要加一下作者介紹,可參考這篇

讀者可能會誤解這句話的意思,因此產出類似這樣的反駁:所以跟西哲立場不一樣就不是哲學嗎?也太霸道了吧?

因此建議你多加兩句話進一步說明一下,這裡的不同並不是指立場或價值預設的不同,而是_______上面的不同。

我試著改一下承接詞,看看有沒有更接近你想表達的意思:

這三個策略的共通問題,在於它們多少都擴大了哲學的指涉範圍。當然你可以說語詞定義是隨人而定的,但是,為了承認孔子思想的哲學性而修改定義,頗有先射箭再畫靶的味道。也就是說,這些策略並非檢驗孔子思想的內容是否屬於哲學,而只是告訴你孔子思想很重要。

這裡我同意賴天恆,覺得給點例子比較好,也比較不會有爭議。

此外,我覺得賴天恆給的這個補充也很適合加上去:

再次感謝大家的協助!

另外,針對天恆的意見:

可能滿多人會理所當然地接受這一觀點,但我認為這就是中國哲學的難題之一,如果所有中國傳統經典都是哲學研究對象而非哲學經典,嚴格說來不必承認中國有傳承兩千多年的哲學。這目前來說有點爭議,我大修前的文章有稍稍提及,所以我暫且不把這一點放到文章裡。

我個人認為,這和我們把哲學視為方法還是視為內容有關,要突顯這一點,最好是另寫一篇文章,譬如:研究孔子倫理學和研究金庸倫理學有什麼不一樣?

我覺得這是很好的點子。

tag 一下 @Evana

我幫你潤了稿,你可以從編輯歷史看到修改處,此外,最後兩個意見:

在文章裡你好像沒有對這個做法提供評價,我覺得讀者(至少我)會期待你說明自己是否認同這做法。

可能要說明一下什麼是「哲學的實質」,或者換一個比較好懂的措辭。

我也做了些許修改,麻煩你看看。

另外,

在文章裡你好像沒有對這個做法提供評價,我覺得讀者(至少我)會期待你說明自己是否認同這做法。

我是傾向認同,但理由有點複雜,所以我做了一個註解,不知這樣可不可行?

謝謝你的修改~

這樣寫可能不太恰當,因為雖然我相信你的下一篇文章大概也會順利刊登,但編輯部在形式上不能做這種承諾。因此希望你改成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