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如何分析勞動?

什麼才是理想的工作?為什麼許多時候,在工作時我們覺得無法擁有自己,只有在從事休閒活動的時候,我們才覺得自己重新活了過來?似乎我們工作賺錢,很少是因為從工作本身獲得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結果?

關於資本主義社會中越來越糟的工作環境,馬克思曾提出著名的「疏離化」(alienation)1理論,來深入分析並解釋勞動的困境。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著重在介紹馬克思對於「勞動」和「疏離」的分析,並嘗試提供一些能從分析之中獲得的幫助和解答。

最後,我將運用馬克思的理論,討論如何改善我們的勞動環境,並簡短討論近年來在歐美受到注意的「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制度。

勞動的理想狀態

在介紹勞動如何「疏離」之前,首先必須先了解馬克思如何理解勞動的理想狀態2。馬克思認為,理想狀態下,勞動(labour)是一種將自己的能力以及想法「外在化」實現出來的過程。

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日常經驗來理解這樣的主張。譬如說,我在腦中有些寫作的想法,因此透過勞動,把想法實際轉換成文字寫出來。如果我有些做菜的點子,也會實際付出勞力,用食材嘗試去煮出來。或者,我有創業的想法,於是從事勞動,成立一家新創公司把點子做出來。這些對馬克思來說都是理想狀態下的勞動。

換句話說,勞動在這種情況下是一種「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或「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的過程。3

這個把內心想法外在化的過程,馬克思認為是一種人類不可或缺的活動。馬克思在勞動中強調「外在化」,他的理由主要有兩點。第一,只有藉由外在實際存在的物質東西,才能幫助我們釐清內心主觀的想法和點子。我們可以這樣來思考:如果一個想法只存在心裡的話,通常是一種模糊、含混、而且隨時在變動的狀態,只有當「想法」透過物質東西實現出來之後,我們才更能掌握它。

這樣的主張其實不難理解,我們幾乎都有這種經驗:自己想像中能做的,和實際「外在化」做出來的東西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唯有從事勞動——這個把想法或點子外在化實現的過程——才能夠幫助一個人更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所以馬克思會說,透過勞動我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根據以上的觀點,就不難理解馬克思的另一個理由:我們都會想要和他人交流,而唯有透過「外在化」想法和能力的過程,我們才能與他人建立關係和溝通,這也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所以,如果只將想法和能力留在腦袋裡而不用物質東西實際呈現出來,我們將無法和他人產生真正的交流或連結。

疏離的勞動

可是上述的勞動理想狀態在現代人眼中經常是一種奢侈,因為在現代社會中,最常見的勞動形式不是理想的「自我實現」的勞動,而是馬克思所說的「薪資勞動」(wage-labour,常見的翻譯是「雇傭勞動」,但本文中我認為把「wage」直譯為「薪資」,會更容易理解馬克思的勞動理論)。

薪資勞動仍然是一種實際透過物質東西去外在化想法或目標的過程,但是那個「想法」或「目標」通常不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別人(半強迫)指派的。此時我們勞動是為了獲得薪水(wage),而不是為了自我實現。

譬如,一個手工製鞋的鞋匠他的勞動較有可能維持馬克思認為的真正自由4且理想的狀態:手工製鞋匠心中想著一個新鞋子的設計,然後實際付出勞力自己做出來成品。另一方面,同樣是製鞋,在中國工廠中做著鞋子的工人,他的勞動比較不可能像是製鞋匠一般是為了自我實現。對製鞋工人來說,從事勞動、製作眼前的產品,並不是在實現他自己的想法或點子,而主要是為了生存所需的薪資。

也就是在這種「薪資勞動」的狀態下,馬克思認為,人開始和自己的勞動過程產生「疏離化」。在此我將簡單介紹三種主要形式的「疏離」5

  1. 我的生產行為(act of production)和我變得疏離。理想狀態下,我在工作時所從事的活動(也就是生產行為),應該是要用來實現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所以在這裡,工作這件事和自己內心的目標會有緊密的連結。但在薪資勞動中,工作時所做的事情很有可能和我內心的目標一點連結也沒有(例如製鞋工廠的工人)。這樣的情況下,我就和自己的生產行為產生疏離:我付出的生產行為或工作活動,變成不是屬於我的,而是屬於其他人、或一家公司、或一個企業。

  2. 我的產品(product)和我變得疏離。理想狀態下,產品是運用工作活動來實踐自己心中想法和點子的「成果」,我對產品也有所有權和控制權。但在薪資勞動中,產品和我的內心目標也可能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個產品對我來說沒有實現自己(self-realization),也沒有表達自己,而且我對產品也沒有所有權或控制權。因此,雖然是我付出時間精力生產出的產品,但這樣的產品卻是遠遠疏離我的。

  3. 他人和我的關係變得疏離。理想狀態下,我們運用工作活動將內心想法呈現出來,藉此和他人溝通、建立連結或滿足彼此需求。譬如,我把心中想法寫成文章,和他人交流意見建立溝通。但我也可能開始受人委託寫文案,為了獲得薪資而製作文字產品,這時文章就逐漸不像是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所以在薪資勞動中,通常我們的生產行為和產品都不是自己意志的展現,也因此產品不再是表達自己的方式,而只是賺錢的工具。此時我沒有辦法透過製作產品來展現真實的自己,也因此沒有辦法透過工作活動和成果,和他人展開真正的溝通或連結。

這樣的分析也說明了為什麼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會覺得工作難以成為「自我實現」的勞動,甚至覺得因為過度的疏離勞動,造成人生缺乏意義。

因為在疏離化勞動中,勞動的目標通常可能過於瑣碎,也不是自己設定、自己想要的目標。大部分的人在工作上能做的,經常只是最大化「工具理性」:只能思考「用什麼手段方式可以最有效率達成公司設定的目標」,而無法運用「目標理性」去思考:自己真正想透過工作實現什麼樣的理想目標。(關於這個議題,可參閱我在另篇文章中的相關分析)

另外,在這裡或許有讀者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我的勞動幾乎都用在「自我實現」,譬如說我是設計師或是自由作家,我把想法和能力努力透過勞動實踐出來,而我也因此獲得薪資報酬,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勞動算是「薪資勞動」嗎?我的勞動有「疏離化」嗎?

嚴格說起來,馬克思會認為這裡的勞動仍然是薪資勞動,也是疏離的。馬克思主張薪資勞動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結構性的問題,並不是個人選擇不同職業就能夠解決的事。

在資本主義運作良好的社會中,一個設計師或自由作家仍然無法從事完全不疏離的理想勞動,因為他的勞動目標仍然受到他人所提供的資金以及買賣關係所影響,例如提供資金給他的資本家,或是準備購買他產品的客戶,也因此在市場經濟中勞動很難是完全「不疏離」的。

簡單的說,馬克思認為要解決薪資勞動所產生的疏離化問題,只有透過資本主義制度上的整體改變才有辦法解決。

但是,透過上述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發現,即使是在同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疏離化」也會有程度上的不同。雖然馬克思本人沒有深入探討,但我們似乎可以從他的理論中推論出,在不同職業、或是相同職業但不同的工作環境中,會衍生出不同程度的「疏離化」。

所以,即使我們沒有辦法馬上徹底改變資本主義制度,但我們似乎仍然能在現有體制下,做些改善「勞動疏離化」的努力。不過在討論這個議題之前,我必須先詳細解釋不同程度的勞動疏離化是如何產生的。

效率與「勞動的疏離化」

圖片來自wiki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我們發現:更多更細的勞動分工(division of labour)會讓「勞動疏離化」更加嚴重。至於為什麼人類社會一定需要勞動分工呢?專業分工一開始是怎麼出現在人類社會之中?一個常見的解答,是因為資源稀少或有限,所以人傾向更有「效率」地運用資源。

這樣的看法也是許多古典經濟學理論的主要預設6。在時間資源和物質資源稀少或有限的情況下,人們傾向更有效率的付出勞動、製作產品,這時人類社會就會出現「專業分工」。

例如,一個手工製鞋師一天或許只能做一雙鞋子,十個手工製鞋師一天也只能完成十個。但十個受過訓練的工人在製鞋工廠的生產線上專業分工,一天或許能夠完成幾百雙鞋子。後者犧牲了理想勞動,用「勞動疏離化」換取了效率。

雖然效率提升了,但透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很容易看出專業分工和勞動疏離化之間的關係。因為在大部分專業分工的情況下,每個勞工和產品之間的連結變得更弱,勞力也會變成是更零碎也更無意識的行為,勞力也因此更不可能用來實現自己內心的目標和想法。

當然,我們都會同意,追求效率有程度上的差別,因此,因追求效率而產生的「勞動疏離化」,很可能也會有程度上的差別。

我們可以設想以下兩種不同模式的咖啡店:

一種是跨國連鎖企業的咖啡店,裡頭每個員工都有著明確的專業分工,必須按照一定的SOP運作,有人專門負責使用磨豆機,有人負責加入牛奶,也有人負責結帳,在這種分工模式下生產效率會提升,品質也會保持一定水準。但是員工的勞動變得零碎,產品不太可能是用來實現員工個人內心的目標和想法。而員工和顧客之間的關係,也幾乎純粹是商品交易的關係。

現在再想像另一種咖啡店,一種文青風格的咖啡店。

在這裡老闆和員工都熱愛咖啡,就在吧台一邊跟你聊咖啡豆產地,一邊用虹吸式咖啡壺烹煮咖啡給你喝(當然還是得付錢)。這家店仍然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分工,但是也有點隨性。很可能這家店的生產效率比不上連鎖咖啡店,但在這裡,勞動(製作咖啡這件事)某種程度能夠實現老闆和員工的內心目標和想法,也能透過產品,和顧客建立溝通和互相交流。

在這兩種不同種類的咖啡店裡,雖然都存在馬克思所說的「薪資勞動」,但顯然後者能夠提供較理想的勞動環境,讓勞工不再那麼疏離了。

如何改善勞動環境?

馬克思本人其實不會關心這兩種咖啡店的差別,對他來說,要消除勞動的疏離化,就必須訴諸社會政治層面上、體制面的完全革命,而不是這種運用「個人選擇」就能做的改變。但是從上述的例子,我們的確可以發現在個人層次上,我們能透過一些行為或想法上的改變,來改善「勞動的疏離化」。例如:

  1. 如果在勞動過程中減少過度專業分工,我們就能夠避免讓勞動成為過於零碎和無意識的行為,也避免過度的勞動疏離化。

  2. 如果勞工能和最終產品建立更多連結,譬如知道產品的流向,或者進一步增加勞工對於產品的控制權和所有權,那麼勞工和產品之間也能減少疏離化。

  3. 如果能在產品(不只是工業產品,也包含服務業產品)中加入勞動者的設計和想法,產品因此能某種程度成為員工的自我實現,勞工和產品之間的疏離化也會減少。

  4. 我們必須認知到,當我們做為消費者或投資者時越要求效率,很有可能就會越迫害勞動者,讓他人的勞動更加疏離化。例如要求更快速的拿到餐點咖啡,更快速完成某項產品或工作,此時幫我們服務或生產產品的勞工就越有可能被迫讓勞動成為過於零碎和無意識的行為,因而疏離化得更嚴重。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我們幾乎都擁有多重身份,我們是勞工,也是消費者、甚至投資者,所以要解決這種互相迫害的問題,就要避免在某些情況下過度要求「效率」。

以上的辦法,幾乎都是一個人、幾個人或一家公司就能夠做到的改變,至於如果是整體政治制度層面上的改革的話,什麼樣的改革方向比較有可能符合馬克思本人的解答路線呢?

根據馬克思對勞動疏離化的分析,要解決疏離化,最主要的關鍵在於建立某種新的社會體制,而在這個體制下,勞工不用再販賣他的勞力就能夠生活,他的勞動會是為了自我嘗試實現某個想法或目標的理想勞動。

我認為,一個能夠符合這個解答路線的實際方案,或許是近幾年在歐美社會逐漸受到注意的「無條件基本收入」制度。7

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指的是政府無條件給予所有公民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在這樣的情況下,公民不需要為了生存去從事「薪資勞動」,而更有可能選擇能實現自己能力、也會熱愛的工作。

瑞士社會針對是否實施無條件基本收入已經有許多討論,也預訂將在今年舉行公投,決定是否實行此制度。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今年年底,也預計進行「無條件基本收入」的社會實驗。

而馬克思對於勞動的分析,也能夠回應一些關於「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常見批評。例如,一個常見的批評會指責:「無條件基本收入」讓人沒有動機努力工作。這種批評主張,如果人們不再需要為了賺到薪水而勞動工作,那麼大家都會變得懶散,沒有意願工作,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很有可能會衰退甚至崩潰。

但是如果我們接受了馬克思關於理想勞動和薪資勞動的分析,我們就能回應以上的批評。一種可能的回應方式如下:通常人們懶惰不想上班工作,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工作不是「理想的勞動」,而是「疏離化」的勞動。他們不是從事自己有興趣、能充分發揮自身才能的工作。

如果人們能夠從(半被迫的)「薪資勞動」和「疏離化」中解放出來,他們會發現勞動就是一種必要的自我實現以及自我表達,也是和他人產生連結的必要方式。所以他們非常有可能會繼續工作。

如同馬克思所說,(理想的)勞動是一種人類不可或缺的活動。此外,除了哲學論述,似乎也有社會科學民調能夠支持上述的主張。根據瑞士市場調查公司DemoSCOPE的民調顯示,如果實施無條件基本收入,只有2%的人回答會因此不想從事任何工作。8

結語

馬克思對於「勞動疏離化」的分析,似乎部分解釋了當代人的勞動困境,也點出許多改革的方向。雖然馬克思本身只關注於體制結構上的徹底改革,但是從他的勞動分析之中,我們能發現透過某些個人選擇8(例如當一位消費者時,可以選擇製造過程比較不讓勞工疏離化的產品),也能減緩疏離化的嚴重程度,進而改善現有的勞動環境。

透過馬克思的勞動理論我們了解,不論是個人層面還是體制層面的改變,目標都是讓工作或勞動盡可能朝理想的狀態前進。讓多數的勞動成為一種將個人能力以及想法外在化實現出來的自由過程,而不僅僅是追求效率的薪資勞動。

Notes

  1. 「Alienation」常見的另一個中譯是「異化」。英文的「Alienation」是由德文的「Entfremdung」 翻譯而來,「Entfremdung」一般日常意思為「becoming cut off from (something)」,所以此詞在英文中也常翻譯成「Estrangement」。這裡我認為使用中文的「疏離化」一詞,會更容易理解馬克思的理論,所以本文採用此中譯。此外,有些學者嘗試區分清楚馬克思使用的「Entäusserung」(中文常譯為「外化」)和「Entfremdung」(常譯為異化或疏離化)兩個概念,並主張要用不同名詞來翻譯,這樣的看法產生許多爭論,馬克思本人也並未清楚將兩概念區分開來,此文章將不會深入討論這樣的爭論。

  2. 在此主要根據「1844年經濟學和哲學手稿」、「Comments on James Mill」、「The German Ideology」和「Grundrisse」來整理馬克思對於「勞動」的看法。

  3. Karl Marx, Grundrisse: 611.

  4. 在馬克思的勞動理論中,至少能區分出兩種形式的「自由」。當他討論薪資勞動(wage-labour)時,提到薪資勞動是「自由勞動」(free labour)。在這個專有名詞中,「自由」指的是:勞工能自由地將勞力放到市場上販賣,自由選擇適合的資本家。然而,從其他文獻中,我們能發現馬克思認為,把勞力「自由」拿去市場上販賣,並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完全的自由是不再需要薪資勞動、不再需要販賣勞力的狀態,也就是上述描述到的,勞動做為「自我實現」的理想狀態。但是為了避免混淆,在此不稱此理想狀態為「自由勞動」。

  5. 在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和哲學手稿」中,總共探討了五種(也有學者只區分四種)不同形式的疏離,除了在此討論的三種以外,其餘兩種為:1. 勞工與自然的疏離。2. 勞工與人性(或人類做為「類存有」(humans as species-beings))的疏離。

  6. 見Paul A. Samuelson & William Nordhaus 的「Economics」一書第一章。許多經濟學家也因此著重在解答「如何最有效率地分配資源」,而較不深入討論只追求效率是否會產生其他社會、政治或道德問題。

  7. 雖然「無條件基本收入」的確受到某些左派思想家或馬克思主義者的支持,但是嚴格說起來,馬克思本人不會認為這是徹底解決「勞動疏離化」的方法。馬克思強調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私有財產制以及資本主義,如果仍然在資本主義下運行「無條件基本收入」,並無法完全解決勞動疏離化。因為篇幅的關係,馬克思這裡的論述將不在此詳細介紹。此外,在歐美也有右派的政治家或理論家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制度。

  8. 關於民調結果的簡介見此,另外也能查看完整民調報告。值得一提的是,無條件基本收入有可能衍生出另一種批評:在人人可以從事理想勞動的情況下,要怎麼確保每個工作都有足夠的人去做?如果在一個社會中大家都比較想做某項工作,或是有一些工作大家都沒有興趣做的時候,我們要如何透過某種組織架構來分配工作呢?一般我們可以成此類問題為「組織問題」(organization problem)。一個簡單解答的方式,就是說從工會或政府去協調安排。另一種進一步的討論,則是由馬克思對於「人如何和社會他人產生連結」來解答。因為馬克思認為,人必然是互相依賴(mutual dependence)的生物,所以人的「自我實現」和「滿足社會他人需求」不必然是截然二分,甚至可以是密切相關的。當有人需要另一個人的服務時,有些人就會為了滿足那個人的需求(而不是單純為了賺取金錢)而去勞動。對許多人來說,滿足他人的需求、貢獻社會,就是「自我實現」的一種,譬如說,某人想當護理師的其中一個理由,很有可能是他想要救人、幫助人。這樣的想法在個人主義式社會或許逐漸式微,但並不是無法想像。所以人類社會的確有可能可以透過組織,來協調安排工作,同時保有個人的「自我實現」。當然,這樣的回答需要更多的討論。因為篇幅的關係,只能簡單介紹到此。

  9. 關於如何在個人選擇中減緩「勞動的疏離化」,梁靧在烙哲學專欄撰寫的這篇文章也提供許多有趣的想法,或許提供了一些「心理層次」的改變方法。

References

  1. Karl Marx, “Alienated Labour” in Collected Works Vol 3, Lawrence and Wishart, 1975. or “Estranged Labour” (trans. Martin Mulligan), in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1959.
  2. Karl Marx, “Comments on James Mill.” in Collected Works Vol 3. Lawrence and Wishart, 1975.
  3.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 1965.
  4. Karl Marx, Grundrisse: Foundations of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5. Marcello Musto (ed.). Karl Marx’s Grundrisse: Foundations of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150 Years Later. Routledge, 2008.
  6. Jonathan Wolff, “Karl Marx”,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5.
  7. Jonathan Wolff, Why Read Marx Tod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 作者楊理然,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政治哲學、美學、與康德美學相關的歐陸哲學。作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 感謝賴天恆、朱家安、萬毓澤教授以及沃草烙哲學社群中的成員針對本文提供許多修改上的建議與協助,特此致謝。

2個讚

我認為最後這個爭論非常有趣,值得提供更多資料以及考量一些潛在的問題,發展出更多有趣的東西。

舉例來說,你這邊寫

除了這個案例的出處要引一下之外,如果有其他的研究也能支持類似的結論就會更有趣。

另外,關於

讓我想到一個可能需要回答的問題:即使98%的人仍然願意從事工作,到底是從事多少工作、什麼樣的工作,會影響到社會改變後的樣貌。這些改變不見得不好,有可能每個人都能夠做一樣的事情,讓社會幾乎維持原狀;有可能一大部分的人會做更適合的工作,讓多數人更開心;有可能生產會少一點,但是這是值得的犧牲;但也有可能會導致社會變得很難運作下去;此外也可能即使有短暫的美好,仍然會被資本主義輕易地入侵。

很難說實際上的狀況會怎樣,但是如果有更多的證據,會讓我們能夠比較容易評價你這邊的回應是否成功。

感謝超迅速回應~明天我來詳細改一下。

關於最後一點,其實本來有寫一段,但是覺得討論下去會太長沒完沒了所以先刪了 XD 我再來想想。

一般來說這類問題可以稱做「組織問題」(organization problem)。在人人可以自由勞動的情況下,要怎麼確保每個工作都有足夠的人去做?如果在一個社會中大家都比較想做某項工作、或是有一些工作大家都沒有興趣做的時候,我們要如何透過某種組織架構來分配工作呢?而且還不能侵害到個人的「自由」勞動?

這些的確是有趣的問題,雖然馬克思本人沒想這麼多。

感謝投稿,我的意見如下:

為什麼翻成「疏離化」?我以為「異化」是比較普遍的翻法?不過我也覺得「疏離化」比「異化」容易理解。若你剛好是因為這樣,或者有其他理由翻成「疏離化」,我建議在文章裡順便說明一下。

我自己覺得,「在現代社會難以自我實現」的問題,或許也是「現代人覺得生命缺乏意義」(如果有人這樣覺得的話)的原因。如果你也這樣覺得,或許可以在文章裡提一下,然後順便放上你之前談生命意義的文章連結。

第一點 OKAY! 這兩種翻法都有,但跟你一樣,我覺得疏離化會比較好理解,我再來多加解釋一下。

第二點 我這幾天再來想想怎麼改~

但是,前提條件是政府從那裡獲取資源來【無條件給予所有公民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

誰來決定什麼是【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我有點想知道這句話出現在這個脈絡當中是要表達什麼。

感謝回覆~

這乍看之下應該是個實際的政治科學或社會科學問題,政府就是從稅收來分配。

不過可能你有隱含的哲學主張,像是我文章中提到的,有個常見的擔憂是,每個人都無條件領錢,那不就沒有人要工作了?這樣整體國家的經濟和生產力會倒退,甚至完全不再有生產力。但這個主張背後有許多預設,我在文章中給予馬克思主義的回應:人仍然會把勞動當作必要的事,勞動是不可或缺的人類活動。馬克思甚至會說,如果一個人能夠選擇他有熱情的工作,生產效率反而會極大化。

我之所以會說這是哲學主張,其中一個就是牽涉到「人性」(human nature)這個概念,而不同哲學家會預設不同關於「人性」的看法或理論。有些人就會傾向預設(甚至不一定會發覺自己有這樣的預設),人是懶惰、自私的,沒有外在刺激、不強迫的話沒有人想勞動。但馬克思和其他哲學家反對這樣的看法。我的文章中有提到一些,關於馬克思如何說勞動是必要的。但因為篇幅關係沒有辦法完全介紹完整Marx on human nature。或許以後有機會我再來寫一篇關於「人性」的哲學討論。

我個人認為馬克思的確描述到一部分被忽略的人性(尤其在現代資本主義制度中,通常我們預設人需要外在刺激(薪水),人是懶惰自私。確實,人的專注度和精神有限,累的時候也會只想懶惰。人也有自私的一面。但人「不僅僅」是這樣,馬克思所說的也是另一部分的人性 human nature。人會想要自我實現、自我表達,想要透過行動和社會連結(或一般說的「貢獻社會」,人不僅是自私,行動時也會考慮到整個社會,即使這麼做沒辦法最大化自己的個人利益,所以馬克思理論談很多「公共利益」)。

我想,就像其他政治議題一樣來決定。如果是在民主社會,常見就是透過代議民主,國會來做最後決定。如果像是瑞士,那就可以公投。但在公投之前就會有很多公民討論,也可以討論出幾個選項大家來公投。而這些討論也是比較偏向科學式的,可以透過empirical evidence來證明,譬如多少錢才夠每個月食衣住行?或許加上一些教育娛樂費用。還有多少錢,現有稅收能夠負擔?這些其實都是實際問題。實際上瑞士公民也已經有討論出一個大概的金額。這個問題應該不太需要哲學討論就能解決。

因時間有限,只能寫幾點簡單意見供參考:

I

可是上述的勞動理想狀態在現代人眼中經常是一種奢侈,因為在現代社會中,最常見的勞動形式不是自由的勞動,而是馬克思所說的「薪資勞動」(wage-labour)。

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對馬克思來說,「薪資勞動」(一般譯為雇佣勞動)恰恰是「自由勞動」,因為它讓人從土地、封建關係、人身束縛中解放出來。所以馬克思在〈雇佣勞動與資本〉這篇有名的文章中才會這樣說:

「劳动力并不向来就是商品。劳动并不向来就是雇佣劳动,即自由劳动。」

當然,你可以解釋,雇傭勞動在什麼意義上帶來了新的「不自由」。

II

在這裡或許有讀者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我的勞力幾乎都用在自我實現,例如我是設計師或是創業老闆,我把想法和能力努力透過勞動實踐出來,而我也因此獲得薪資報酬,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勞動算是「薪資勞動」嗎?我的勞動有「疏離化」嗎?

嚴格說起來,馬克思會認為這裡的勞動仍然是薪資勞動,也是疏離的。

這裡偏離了馬克思的原意。如果主角是「創業老闆」,馬克思不會用「薪資勞動」來描述這個人的勞動。「薪資勞動」只用來指涉「以出賣勞動力為生」的人從事的勞動,因此不會包括資本家(透過資本雇佣工人)的勞動。如果用英文來表述,wage labor 和 wage laborer 是一組概念,分別對應於 capital 和 capitalist。我建議還是照一般的中譯,將前面那組概念譯為「雇佣勞動」和「雇佣勞動者」(或雇佣工人)。

III

我對「效率與『勞動的疏離化』」這節有不少意見。你說「會出現薪資勞動和勞動的疏離化,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對於『效率』的追求」,這是一句非常「不馬克思」的斷言。「人對於『效率』的追求」預設了人有追求效率的「本性」,而這種「本性」促成了薪資勞動(資本主義)的出現。馬克思會說這是一種「非歷史」的主張。對馬克思來說,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的勝利,是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其中包括了他所謂的帶著無窮暴力的「原始積累」,有了這樣的過程,「貨幣佔有者」才能「在市場上找到勞動力商品」。對馬克思來說,「分工」是一回事,使大多數人離開農村、脫離土地,成為「自由得一無所有」的雇傭勞動者則是另一回事。只從「分工」來討論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其說是馬克思的主張,不如說是亞當斯密的傳統。

總之,我覺得這段文字主要是在發揮你自己的見解,而不是闡述馬克思本人的意見。我覺得關鍵是:馬克思在巴黎手稿裡很少討論到這些問題,因為當時他才剛開始進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如果要討論馬克思如何看待分工及雇傭勞動,不能只仰賴巴黎手稿,還要仔細讀他的《資本論》,尤其是第一卷。

如果要問我的意見,我會建議把這篇文章的討論限縮在巴黎手稿的內容,或是從巴黎手稿出發來發揮作者自己的見解,而不要 claim 是「馬克思」本人的成熟意見,否則如果刊登出去,一定會受到很多批評的。My two cents,供參考。

我腦子裡所想到的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其實, 我想討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係的問題。

我覺得, 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 每個人都天生不平等,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缺陷。

假設:
(1). 我喜歡塗鴉, 但我不是一個很好的藝術家。我的作品並沒有為我帶來足夠的【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但儘管如此,我就是特別熱愛塗鴉。
(2). 你是一個天才科學家, 你的努力導致了很多藥品專利,而紓緩了許多患者的煎熬, 並因此你擁有很多的財富。

那麼,
(A). 在光天化日之下, 我可以, 在你不知覺的情況下, 伸入你的口袋裡拿取我應得的、足夠的【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嗎?
(B). 在光天化日之下, 我可以, 在你不知覺的情況下, 走進投票站, 投下神聖的一票, 以贊成【無條件給予所有公民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嗎?

(A). 是非法; 但 (B). 是合法。
(A). 和 (B). 在道德上有區別嗎?

除非你是「自願」的, 你有「被自願」的「義務」來滿足我的【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嗎?

謝天謝地,瑞士公民(至少,尚未)並不是像馬克思一樣的天真(或, 愚蠢):
2014/5/18 Swiss voters reject minimum wage, fighter jets
http://bigstory.ap.org/article/swiss-cast-ballots-worlds-highest-minimum-wage

我希望瑞士公民不會在今年六月發瘋了: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europe/switzerland-will-be-the-first-country-in-the-world-to-vote-on-having-a-national-wage-of-1700-a-month-a6843666.html

非常感謝 Dr. Wan ~以下是我的回覆
首先先說明,這篇文章主要除了根據1844手稿以外,還根據「Comments on James Mill」、「The German Ideology」和「Grundrisse」,主要目的在於簡介馬克思關於alienated labour和non-alienated labour 的主張,還有如何應用這樣的主張。所以關於馬克思在資本主義還有歷史哲學上的看法,我就盡量避免深入討論。

首先關於翻譯問題:好的,wage-labour我想還是按照傳統上大家習慣的翻譯。

另外,感謝點出「自由」一詞衍生的問題。
我想,這裡牽涉到「自由」這個概念的多重用法。我同意當馬克思使用「free labour」這個專有名詞的時候,就像你說的,free labour 是wage-labour。更精確的說法可能是這樣:「自由勞動是「一種」雇傭勞動」(或許還有其他種雇傭勞動),這應該是在「資本論」第六章描述的。我大致理解馬克思這裡定義的free labour為:勞工能自由地將勞力放到市場上販賣,自由選擇適合的買家(資本家)。

所以其實這篇文章中我一開始就盡量避免使用「自由勞動」這個專有名詞,只稱non-alieanted labour 為「理想狀態」下的勞動,就是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但這裡我寫到「自由的勞動」,的確會讓您馬上想到free labour,是我用詞不夠準確。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馬克思在形容理想狀下的勞動時,很多地方還是把non-alieanated labour和「自由」這個概念(必須理解成不同概念的「自由」)連結在一起。譬如在Grundrisse:611,馬克思提到:
Certainly, labour obtains its measure from the outside, through the aim to be attained and the obstacles to be overcome in attaining it. (新增以上此句引用,這樣才完整,否則可能不太能理解下一句的脈絡)But Smith has no inkling whatever that this overcoming of obstacles is in itself a liberating activity – and that, further, the external aims become stripped of the semblance of merely external natural urgencies, and become posited as aims which the individual himself posits – hence as self-realization, objectification of the subject, hence real freedom, whose action is, precisely, labour. He is right, of course, that, in its historic forms as slave-labour, serf-labour, and wage-labour, labour always appears as repulsive, always as external forced labour; and not-labour, by contrast, as ‘freedom, and happiness’. This holds doubly: for this contradictory labour; and, relatedly, for labour which has not yet created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for itself (or also, in contrast to the pastoral etc. state, which it has lost), in which labour becomes attractive work, the individual’s self-realization, which in no way means that it becomes mere fun, mere amusement…
(粗體為自加)

在這裡馬克思描述理想狀態的勞動時,也使用了「解放」、「自由」等等概念。的確,談沒有疏離的勞動,似乎很難不提及這是一種更「自由」的人類狀態。不過我想這當然是和資本論中「自由勞動」這個專有名詞很不一樣的「自由」概念。

從這些文獻中,我們能發現馬克思認為,把勞力「自由」拿去市場上販賣,並不是真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不再需要wage-labour,不再需要販賣勞力的狀態,也就是這裡描述的self-realization,也是我在「理想狀態下勞動」那節嘗試說明的。

所以,我在文章中的確在描述理想狀態的勞動時,有時還是使用到自由這個詞,不過就和資本論中定義的「自由勞動」的自由有很不一樣的意思了。或許我應該再用註解仔細強調兩者區別,又或者我會完全避免使用「自由」一詞。

我會再仔細重讀幾遍,找出我使用自由一詞的地方,仔細想想。
感謝~

以下只是個人抒發:我想在嘗試簡介馬克思理論的時候,一個常見的基本問題就是他本人的terminology不一定所有時候都定義得非常清楚。例如有時只用labour這個詞,實際上是指wage labour(看脈絡,大多數學者都同意如此,所以雖然他只說labour,我們大致都能同意他講得是wage labour),有時又指理想狀態下的labour。另外像是用objectification, reification, externalization,在不同脈絡,不同著作中,也不一定有完全相同的意思。所以討論馬克思,有時似乎很難避免「加工理解」,不過當然我明白必須小心謹慎,要進一步推論,就必須解釋清楚,希望這裡關於自由的解釋,還算清楚。

另外,我認為一般書籍或文章在介紹馬克思的勞動理論時,不太常詳述馬克思對於理想狀態下勞動的看法,一方面是馬克思這方面的看法散落各著作,沒有很明確,有時論述也不夠清楚,另一方面馬克思的重要性的確在於他關於資本主義的分析,所以wage-labour和alienated labour就變成主要討論的議題。但是,我個人認為對一般人或學生來說,加以介紹「理想狀態下的勞動」(non-alienated labour)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知道為什麼alienated labour是重要的概念、是個「問題」。這樣的對比介紹也有助於他們用生活中的經驗來理解什麼是疏離化或異化的勞動(雖然嚴格說起來,資本主義中馬克思似乎認為沒有不疏離化的勞動,但我想我們仍然能以生活經驗為基礎來想像什麼是理想狀態的勞動)。

II

在這裡或許有讀者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我的勞力幾乎都用在自我實現,例如我是設計師或是創業老闆,我把想法和能力努力透過勞動實踐出來,而我也因此獲得薪資報酬,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勞動算是「薪資勞動」嗎?我的勞動有「疏離化」嗎?

嚴格說起來,馬克思會認為這裡的勞動仍然是薪資勞動,也是疏離的。

這裡偏離了馬克思的原意。如果主角是「創業老闆」,馬克思不會用「薪資勞動」來描述這個人的勞動。「薪資勞動」只用來指涉「以出賣勞動力為生」的人從事的勞動,因此不會包括資本家(透過資本雇佣工人)的勞動。如果用英文來表述,wage labor 和 wage laborer 是一組概念,分別對應於 capital 和 capitalist。我建議還是照一般的中譯,將前面那組概念譯為「雇佣勞動」和「雇佣勞動者」(或雇佣工人)。

這裡我想我在使用「創業老闆」這個詞的時候過於隨性,不夠精確。我把創業老闆也當作勞動者,至少是某部分的勞動者,所以後面才提到他必須依賴「提供資金給他的資本家」(所謂的capitalist)。
我心中想的是大部分創業老闆都是從借錢開始(雖然借錢買入資本,對馬克思來說應該也算是資本家,不過馬克思似乎較少提及「金融」的概念),而不是資本擁有者。不過的確用「老闆」這個詞容易產生誤解,或許我應該直接換個例子。

III

我對「效率與『勞動的疏離化』」這節有不少意見。你說「會出現薪資勞動和勞動的疏離化,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對於『效率』的追求」,這是一句非常「不馬克思」的斷言。「人對於『效率』的追求」預設了人有追求效率的「本性」,而這種「本性」促成了薪資勞動(資本主義)的出現。馬克思會說這是一種「非歷史」的主張。對馬克思來說,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的勝利,是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其中包括了他所謂的帶著無窮暴力的「原始積累」,有了這樣的過程,「貨幣佔有者」才能「在市場上找到勞動力商品」。對馬克思來說,「分工」是一回事,使大多數人離開農村、脫離土地,成為「自由得一無所有」的雇傭勞動者則是另一回事。只從「分工」來討論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其說是馬克思的主張,不如說是亞當斯密的傳統。

總之,我覺得這段文字主要是在發揮你自己的見解,而不是闡述馬克思本人的意見。我覺得關鍵是:馬克思在巴黎手稿裡很少討論到這些問題,因為當時他才剛開始進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如果要討論馬克思如何看待分工及雇傭勞動,不能只仰賴巴黎手稿,還要仔細讀他的《資本論》,尤其是第一卷。

如果要問我的意見,我會建議把這篇文章的討論限縮在巴黎手稿的內容,或是從巴黎手稿出發來發揮作者自己的見解,而不要 claim 是「馬克思」本人的成熟意見,否則如果刊登出去,一定會受到很多批評的。My two cents,供參考。
[/quote]

感謝這裡點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我草稿需要修改的地方。
我想這篇草稿中,有時我確實沒有區分得非常清楚,哪些是實實在在馬克思他本人的主張,哪些是我的詮釋,甚至進一步應用。這個地方我在第二版修改後會更清楚區分開來。

關於效率那個章節,就如同你提到的,的確絕大部分都是我的推論和應用,再加上如同我在文章中說明的,我不打算深入討論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分析或歷史如何進展。所以,其實我的第一句話很不必要。自己重讀一遍也發現很容易誤導人,把自己的推論和馬克思主張混在一起說。我會把那句話修改或刪除。

在這段其實我的邏輯是如此:
對馬克思來說,他本人的主張是這樣:expansions of division of labour 傾向造成勞動的疏離化。(或者更好的說法是這樣,接受馬克思關於alienation的定義,更多更廣的 division of labour 就傾向導致勞動疏離化的結果。)

接下我要說的是,如果我們接受,資源稀少(或資源有限)的前提(如同您提到,這是絕大部分經濟學家的主要預設,如同Smith。例如,要製作汽車,需要的材料和技術都是稀少的,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製作汽車,需要的自然資源也是特別的,所以製作汽車的資源是稀少的。至於馬克思接不接受這樣的前提,這點似乎他本人很少確切提及,但他也沒有非常具體說他拒絕這樣的前提,但某些段落可以看出他覺得這個前提不必然為真。(認知有錯的話請指正))。

如果接受資源稀少或有限,那麼人類生產就需要效率(or effective use of force of production),所以,可以推論出 division of labour 的必要。而如此一來,應用馬克思的分析,就傾向導致勞動疏離化。

我會把上述提到的點,在考量話語通順、論述清楚(我個人認為,馬克思關於non-alienated labour有時談得很零碎,論述有時也不夠直覺、或是論述分散各個著作)和大眾易讀性的同時,修改得更嚴謹一些。

非常感謝您騰出時間給予我許多精準的意見~

這個問題的確是重要的哲學問題,不過這並不是專屬於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批評。而我在這篇文章中也沒辦法討論到無條件基本收入的道德和政治哲學問題,但我認為你提出的這些問題的確很重要,在此簡短回覆一下。

我想你想論述的是,如果這樣子做,對像科學家那樣的人是不公平的。這樣的主張近似於政治哲學上的自由至上主義。

關於這點有很多哲學上的討論,首先遇到的問題是,一件工作的價值和市場上的價格是否真的能等同。你的例子中似乎想說,市場決定了他們的財富,所以就是他們「應得」的。

但我們可以想想以下情況:有人在品質很好的專欄或討論區上討論公共議題,某種程度上應該可以同意那是有價值的事。不過他們能夠因此得到的金錢報酬,很有可能卻遠遠不如一些名嘴上電視節目,說一些不太有邏輯也不太有證據的論述。

如此一來,同樣是在評論公共議題,真正有品質的討論卻沒有辦法得到更多的經濟報酬,沒品質的討論卻賺更多錢。這樣子公平嗎?名嘴的報酬是他們「應得」的嗎?

這裡重要的哲學問題是什麼是「公平」?什麼是一個人「應得」的?一個社會如何分配資源?

想要看更多這些問題的討論,我推薦你Michael Sandel的「正義」這本書,裡面很全面的討論到這些問題。第三章介紹自由至上主義,第四章介紹市場經濟。第六章介紹John Rawls的一些回應。裡面正反雙方的論述Sandel都有清楚的介紹。也介紹很多例子,來說明市場分配的不足之處。如果市場不能完全保證某個人「應得」的東西,那某種程度政府的介入就成為必要。

回到無條件基本收入的討論,馬克思的政治哲學觀剛好是在光譜上,在自由至上主義的另一個極端。不過在這裡無法完整介紹。我只先提幾個問題。首先,也有右派理論家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因為無條件基本收入並沒有放棄市場經濟,有能力的人除了領基本收入以外,還是可以做更多工作賺到更多錢。此外,甚至還有「自由至上主義」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可以在這裡看他們的理由:

另外一點,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制訂,例如在瑞士,並不是在你不知覺的情況下制訂,而是經過充分公民討論,最後公投決定。所以這和偷錢的類比不太能成立。

修改完成!幾點重要的修正:

  1. 經仔細考量之後,我仍然使用「薪資勞動」(wage-labour)這個翻譯,因為我認為把wage直譯為「薪資」,會更容易理解馬克思在這裡要說明的「勞動」問題。「雇傭勞動」是一般常見的翻譯,中文翻譯一開始翻成「雇傭」可能有某些特殊考量,或者是中國大陸學者早期的翻譯?但是我覺得和wage的連結不明顯,理解起來並不直覺。所以仍然採用薪資翻譯。(也有人翻譯為「工資勞動」,但個人認為薪資一詞比工資一詞在台灣用語中更常見。)

  2. 我稍微提及關於「組織問題」的討論,放在註解之中。

  3. 解釋為何翻疏離化,不翻異化。

  4. 在疏離化討論中加入一小段,連結之前關於「人生意義」的討論。

  5. 避免使用「自由勞動」或「自由的勞動」等詞,避免誤解,也在註解解釋不同的自由概念。

  6. 改寫「效率與「勞動的疏離化」」這節的第一句話,把馬克思本人的理論和我的應用區分得更清楚。

  7. 其他也修改了諸多小地方,增加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