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性別意識形態的受害者兼幫兇

知名保守勢力發言人洪蘭教授日前發表〈耐心等醜小鴨變天鵝〉一文,批評「教育部最近宣布要建中收女生、北一女收男生」的決定。洪教授主張,事實上男女大不同,在學習進度上有所差異、與異性互動時受到刻板印象的威脅,因此至少在成長階段需要隔離、給予不同的對待。

在知識上,我認為洪教授是性別意識形態的受害者:她看到性別差異的表面事實,但沒看到此事實的社會性成因。在實踐上,我認為洪教授的建議是意識形態的幫兇:若遵循她的建議,我們多半會錯失修正的機會,甚至強化性別不平等。

##意識形態批判##

意識形態(ideology)充斥生活各個層面,是社會接受(但不見得合理)的規範、標準,會影響到我們怎樣認識這個世界、所進行的是非判斷、所追求的人生目標、所建立的社會制度,甚至往往進而形成對特定階級壓迫。有些人認為說,對抗意識形態所帶來的壓迫,關鍵在於指出其中充斥的謊言。確實,意識形態中的謊言可能是一部分的問題。舉例來說,我們可能從小被教導說特定性別的人比較次等,應該服從父親、丈夫、兒子等等。這是謊言。1

然而,意識形態更可怕的地方,在於充滿許多表面的事實。在澳洲國立大學的斯馬特講座(Jack Smart Lecture)上,麻省理工學院的知名女性主義者、哲學家哈斯藍爾(Sally Haslanger)這樣說:

意識形態…包括一些正確的信念。真正的問題,牽涉到這些信念是怎麼來的:意識形態涉及根深柢固於文化的一些規範,讓我們有意無意地遵循…甚至把社會規範內化到沒注意到自己以及其他人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 2

而意識形態批判,最重要的是要找出意識形態當中,直接對人形成壓迫的信念是「怎麼形成的」。舉例來說,如同我在之前文章所寫,我們可能以為女性天生溫順,但是其實女性的溫順是男性主導的社會結構強迫造成的:

a. 男性把女性 當成 男性滿足性慾的對象
b. 男性 欲求 女性溫順、像個「物品」,就 強迫 他們溫順
c. 男性 相信 女生事實上溫順、像個「物品」
d. 男性相信溫順、像個「物品」是女性的 天性3

我們可能以為「女性天生溫順」是「客觀觀察」的結果。沒錯,女性可能在社會的各種壓迫下「變得」溫順,我們觀察到了「事實」,但是這只是表面的事實。我們這種只看到表面、不追問來源的「自以為客觀」的「觀察」,正是物化女性的最大幫兇。

##洪蘭自以為客觀的觀察##

雖然洪教授講話有時候毫無根據(如同我在〈與其考國文,不如考洪蘭〉所指出),4不過洪教授對於性別隔離教育的堅持,來自「科學根據」。洪蘭引用研究,指出:

「提醒女生她是哪一個類別,就能產生刻板印象。也就是說,亞裔學生在一般人心目中數學是強的,提醒她們是亞裔,就強化了這個能力;而一般認為女生數學不好,提醒她們是女生,成績就下降了。」

這種「活出刻板印象」的研究,對性別研究稍有涉獵的人來說,已經是是基本常識。5就此而言,我不打算質疑洪教授提出的「科學根據」。但就算同意這些科學報告,我們也依然應該反對洪教授的建言。用一句話講,就是

洪教授忽略科學所「觀察」到的這些「事實」是怎麼來的。

當女生被提醒自己是女生,她們「事實上」表現能力會下降。好,為什麼?因為她們會活出刻板印象。好,那怎麼辦?洪教授的解決方案是:藉由性別分班來避免提醒女生她們是女生。她認為等到「醜小鴨變天鵝」了,問題就自然解決。

最好是。高中生會活出刻板印象,社會人士也會活出刻板印象。就算可以藉由隔離來保護女高中生,我們也無法避免她們畢業後面對一個對女性充滿敵意、壓迫的社會。但是,這個社會為什麼會對女性充滿敵意、壓迫?正是因為有一群人,不斷地主張「男女大不同」因此該受到「差別待遇」。洪教授看不到這些,因為她活在性別意識形態底下:一切的刻板印象都這麼「自然」,充斥生活每個角落,當然不會那麼容易被察覺。

##對抗刻板印象,而不是逃避它##

客觀的洪教授只觀察到最表面的東西,因此只提得出最膚淺的建言:維持性別隔離。洪教授似乎沒注意到:女性會活出刻板印象以至於表現能力下降,是因為有「女性就是理工比較差」、「女性就是比較沒有野心、競爭力」、「女性就是情緒化承受不了壓力」,或者用最赤裸的說法「女性就是次等的人,只有男人才是真正的人」的刻板印象。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該拒絕洪教授性別隔離教育的建言。首先,如同之前所提到,現在的隔離不會讓出社會後那些充滿敵意、壓迫的刻板印象消失。

其次,遵從洪教授的建議,實際結果就是剝奪不同性別的人互動的機會。你可能沒注意到,但要學習怎樣良好的互動,得要先有互動才行。但洪教授認為不用這些,只要隔離保護到出社會,一切就自然會變好。這種「你上大學╱讀完研究所╱找到工作再談戀愛」式的論調我們聽多了。但是在這樣逃避、拖延問題的同時,我們喪失了許多根治刻板印象的機會。

此外,洪教授所主張的隔離教育,很難不被理解為要在學校教育中不斷地傳遞一種非常負面的訊息:「女生就不如男生,所以需要被保護,一旦真的與男生互動會完蛋」、「有些人是次等的,無法面對真正的挑戰」。學校教育本當避免、明確拒絕這種負面訊息。主張要在教育中不斷傳遞這種強化刻板印象訊息的人,不是惡毒就是無知。

最後,洪教授觀察到男女不同,就以為要給予差別待遇,卻忽略差別待遇就是造成性別差異的主要成因。如此一來,她的言論就算不被曲解為「女性次等所以應該一直給次等待遇」,也讓那些支持「差別待遇」的保守人士找到藉口,進而成為性別差異的成因。

相對於藉由性別隔離教育逃避甚至強化性別刻板印象,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消除刻板印象。這是一個很複雜、困難的工作。我們必須避免把意識形態化為行動,行動產生後果,後果成為證據回過頭來強化我們的意識形態。但是開頭很簡單:拒絕洪蘭。6

##Notes##

  1. 當然,可悲的是有些人認為這種謊言以護家盟式的「兒童讀經」進入校園是很棒的事情。
  2. 筆記記載於臉書專頁「哲學講」。該專業不定時提供一些演講訊息,以及申請國外博士班資訊。這個註腳是置入性行銷。
  3. 哈斯藍爾的理論,可參考Papadaki, E. L. (2008). Women’s objectification and the norm of assumed objectivity. Episteme, 5(02), 239-250。如果不介意讀很長的文章,則可看Haslanger, S. (1993). On being objective and being objectified
  4. 當然,就另一方面來說,只要洪教授不斷地為保守勢力發言,烙哲學專欄就會不斷地有題材可寫新文章。
  5. 關於「性別」怎樣被形塑出來的,以及所產生的各種傷害,可參考Fine, C. (2010). Delusions of gender. Duxford, England: Icon Books。Fine更指出,許多「觀察」到的腦神經差別,其實只是反映人社會化的結果對腦的影響。另外,關於刻板印象傷害,如果沒時間的話,不妨花三分鐘看一下「像女孩子一樣」的影片。
  6. 或者更明確地說,拒絕洪教授這種自以為客觀的膚淺觀察,以及所支持的保守心態。

*作者為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生,哲學家闖蕩天涯哲學講網站粉絲專頁編輯群成員。

哈囉,感謝投稿,我是這篇文章的編輯,以下是我的建議:

這裡可以給一個特定的具體描述,例如:

舉例來說,如同我在之前文章所寫,我們可能以為女性天生溫順,但是其實女性的溫順其實是人造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接下來的段落裡,若有需要的話,就可以直接用「人造的意識形態」來refer你要談的東西。

「只會」可能太強了,改成「恐怕會」可能比較好。

這個結尾雖然很爽快,但是似乎太強了,因為有顯而易見的替代方案如:

  • 把洪蘭當成批判思考習題進而獲得批判刻板印象的機會。

此外,也可能引來反射性的批評如「這樣做不是順從『洪蘭的發言總是很保守』的刻板印象嗎?似乎不太符合文章傳達的精神?」

考慮到以上,我建議把這句話刪掉。

我做了適當的修改:

  1. [quote=“imp, post:1, topic:1664”]
    多半只會錯失修正的機會甚至強化性別不平等
    [/quote]

  1. 我加了註腳6。

對了,標題改為「洪蘭自以為客觀的觀察,可能助長不公平的刻板印象」如何?

再補充一個建議:

「意識型態」這個詞進場進得有點快,感覺要說明一下它是什麼。我想至少要說明到讀者能了解意識形態跟刻板印象的關係的程度。

我加了這段對意識形態的解釋。

另外標題那樣我不是特別喜歡,這個如何:

洪蘭,性別意識形態的受害者兼幫兇

從這篇文章的許多行文看來,我會覺得意識形態被描述成一種負面的東西,你確實是這樣認為嗎?

Haslanger確實是這樣認為,而我在這篇文章中是順著她的討論脈絡去談。

延伸問個問題:

意識形態跟偏見的概念是不是差不多?

另外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通常哲學家怎麼使用偏見這個字,通常好像是指「只基於欲望或傾向,無法提供理性(rational)的理由?」

對於意識形態,我只知道馬克思的用法,所以對於這裡的語用也不是很清楚。確實意識形態值得批判,但我總覺得不全然負面(應該說,對真正的社會主義者而言才是負面的)。指出真理或道德是意識形態,是為了說明這並非是(如它們自己聲稱的)不可改變、不可重造、並且掌握在社會的上層階級手上。因為對意識形態的意識,包含了對產生意識形態的社群與統治工具的意識。

所以我看了 @imp 引述的 Haslanger 的脈絡,感到有些難以理解這裡的意識形態的意義。

@kc5 剛剛跟我說,我覺得滿有道理的,就是你可能要說明一下洪蘭在她的文章中更完整的見解,說清楚「男女大不同」是什麼意思,這樣讀者比較容易看懂。

啊,天恆好~

我覺得如果解釋了「男女大不同」的意思,例如「洪教授主張,男女大不同。比如說,當提醒女生她們是女生時,她們「事實上」表現能力會下降,因此至少在成長階段需要隔離、給予不同的對待。」

解釋了該處後,讀者對於直接進行到「意識形態批判」就會順暢許多,如此一來「意識形態」該段也可能不需解釋此文沒有打算討論到的面向。

在標題部份,我覺得如果天恆願意直接點出「幫兇」,那麼標題也許可以改成:是幫兇還是受害者?拒絕洪蘭自以為客觀的觀察

1個讚

我在文章的開頭加了這一點東西,因為只是開頭不想加太多:

中間的「在學習進度上有所差異、與異性互動時受到刻板印象的威脅」世新加上去的。我相信這樣對洪蘭的立場有足夠的基本介紹。

另外,我也在思考我沒必要在這篇文章直接把意識形態當成全然負面。因此我在用詞上改成「往往對人壓迫」之類的。

標題部分,我覺得這兩個都滿好的

是幫兇還是受害者?拒絕洪蘭自以為客觀的觀察
洪蘭,性別意識形態的受害者兼幫兇

我自己的考量,最主要是怎樣在版面有限的情況下,讓人一眼就看出這是一篇表洪蘭的文章。

2個讚

意識形態是我們所接受的一整套東西,包括信念、規範等等。偏見可以是意識形態當中的一些信念。以性別意識形態為例,根據Haslanger的說法,所謂的「女性」是一個意識形態中的「角色」,而這個角色被許多信念與規範所定義,包括「溫順、不獨立、情緒化、無法讀哲學」等等。Haslanger,如果我沒記錯,直接承認自己在這樣的標準底下,「不是一個好的女性」。當然這些「偏見」不一定是「假」的,因為意識形態會使得「女性溫順不獨立、情緒化、無法讀哲學」為真。這也就是為什麼意識形態批判是很複雜的工作。

我幫你潤了稿子,其中幾句我擅自加油添醋,請開編輯歷史幫我確認一下。

有一些句子我覺得是沒必要地強,希望你評估一下:

這樣如何?其它的我覺得ok。

ok,那我上個圖明天交稿,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