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品德教育"

最近一直有新聞在批評一些國小的品德教育,其中我去看了"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國民小學99學年度生活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實施計畫",內容真的蠻令人哭笑不得.
我想從 效益論 義務論 德行論 三者來討論.

或是從 到底是基於 效益論 義務論 德行論 或是什麼 來訂出這樣詭異的計畫.
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這是我第一次寫,不是很能掌握要點,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1個讚

我的猜測是別預設他們背後有主流倫理學思想;相對地如果從強國偉大的傳統文化去思考,那些規定應該不會讓人無法理解。

當然關於品德教育,比較麻煩的基本上就是以哲學系為背景的相關訓練,缺乏經驗統計。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代情境主義對德行論的一個批評,就是實施品德教育並不會顯著地提升或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我現在手上沒資料,所以有點憑映像講這些。

另外,剛想到的一個進路,就是設法論述品德=/=乖,但是所謂的品德教育似乎主要在強調怎樣當一個乖寶寶。

另一個思考方向,就是學習了道德哲學,一方面經驗證據是指出並不會變得比較有道德,另一方面會讓人懷疑只不過是給不道德的人更多為自己辯解的方式。搞不好可以參考Heidt的心理學研究,指出都是先有道德判斷再去尋找道德理由。

1個讚

可以再詳細說明你所想討論的問題嗎?
是要對品德教育做出建議?或是想討論道德的內涵?
如果是想批評「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國民小學99學年度生活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實施計畫」,那應該有許多人討論過了(畢竟是4年前的東西)
或是你認為他們討論的有偏頗或錯誤?

我個人的觀察是,目前在台灣談論到道德、品德,主要還是以孔孟的思想出發,而孔孟思想的核心價值是較類似康德的義務論,但實際實行的時候卻走向了荀子,甚至走向法家(以賞罰來實行)的道路。所以可以說是有內在矛盾的。從這個觀點來切入或許可以針砭台灣現行的品德教育吧!

1個讚

我認為重要的問題在於,不管是使用什麼樣的哲學背景,品格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知道品德被"習得",謝富勒在其著作"教育的語言"裡有便分析:

說X教會Y一個事實,他的意思是X成功的讓Y知道一個事實;而如何知道通常是透過測驗的方式。
比方說: 老師教會學生畢氏定理,意思是他使學生成功知道畢氏定理如何運作,並且在測驗中我可以看出,他究竟能否用畢氏定理解決題目。

但說X教會Y一個"規範事實",他的意思就不只是成功的讓Y知道有一個規範,他還要能夠行動;
比方說老師教會一個學生"誠信為本",意思是學生不僅知道誠實這想原則,而且他還有誠實的一種行動傾向;但關於這一點;因此道德教育不是只有啟示智慧,因為他還要讓人能夠有這樣的行為傾向。至於要如何測定學生在品德教育中是否習得,謝富勒並沒有明說有什麼方式。

回到你的問題,之前也有朋友提過類似的想法,他提到: 品格是更重視身教而非言教的"科目",但如果他所處的社會或環境根本不盛行這樣的品格時,教導品格如何可能;比方說品德教導我們不能貪心,但大環境裡我們看到的都是那些貪心的人得志,這樣教導品德的功用何在?

而關於環境與品德的關聯,我覺得麥金泰爾的"德行之後"是可以參考的一本書,裡面考察了西方各個年代的品德和社會狀態的相互關聯,他做了一些分析,雖然不一定要同意社群主義的觀點,但可以觀察到品格和社會環境的關係,或許可以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