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大會在北京(一):「學以成人」的爭論

世界哲學大會(WCP,以下簡稱世哲),每次參加者以幾千人為譜,是當今哲學界規模最大的學術會議。自1900年法國巴黎起,每五年舉辦一次(二戰期間曾經中斷)。世哲的主要目的,在於促進各國哲學家與哲學團體,以自由、尊重與相互理解為前提,進行學術聯繫與思想交流。

此會由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FISP)負責一切行政事宜,工作語言有英文、法文、德文、俄文與西班牙文,後來也增加了中文。近年來的幾次世哲資訊如下:

第20屆,1998年於美國波士頓,主題:哲學、教育、人性。
第21屆,2003年於土耳其伊斯坦堡,主題:面對世界問題的哲學探索。
第22屆,2008年於韓國首爾,主題:反思當今的哲學。
第23屆,2013年於希臘雅典,主題:哲學做為一種追問與生活方式。

如此盛會,其主辦權是各國極力想要爭取的,第24屆是由中國和巴西競爭。儘管世哲尚未在南美洲舉行過,加上有人質疑中國的人權和言論自由尚未達標,但北京還是順利取下了主辦權。這同時也代表,中國哲學在西方學界受到相當重視,而中哲學者的意見也已有了一定份量。

本屆世哲的基本資訊

今年在中國北京舉辦的第24屆世哲,與會者超過七千人,幾為上次世哲的兩倍。其中有兩千多人來自世界各地,其餘則來自中國本土,可見無論是在中國的官方或民間,這次會議都引激起了極大迴響。

開幕式於人民大會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地點)舉行,其餘活動則在北京市的國家會議中心進行。從8/13到8/20,連同專題論壇、特邀講座、分組會議、圓桌會議與學生專場等,共超過一千場次。按地域、時代、內容、對象等項目,更有多達九十九項子題供預備發表論文者選擇。其中的食物哲學、運動哲學、兒童哲學與商業哲學等,都是相當有趣又新穎的部分。

儘管有人戲稱這種會議是「趕集」或「大拜拜」,而沒有多少深入討論的效果,但能夠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學者,積極對自己關切的領域提供多種多樣的意見,相當有助於學術人的眼界開拓與資訊蒐集。

具有儒家特色的主題:「學以成人」

從1973年起,每屆世界哲學大會皆訂立一個主題,做為討論方向的參考,這次在北京舉行的世哲,主題是「學以成人」(Learning to be human)。值得注意的是,這其實引發不少質疑,甚至有篇會議論文就專門分析了「學以成人」這一命題,並指出可能的弊病。

這些質疑可概括如下:

第一種質疑,認為此主題本身頗有矛盾:難道不學就不能成人嗎?不學的人就不能算是人嗎?若是如此,人的地位就並非先天即有的,而是需要努力爭取的。然而,我們不是應該先認定自己是人,而後才積極向學嗎?

第二種質疑,認為此主題太過偏向中國哲學,太過儒家化或儒家中心,缺乏世哲應有的格局。那些並非以人為核心關切的思想學說,以及反對過度學習或過度教養的理論,似乎被忽略了。

第三種質疑,指出這一主題的衍生問題:預設了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方式學?學哪些內容?如果都是他人決定的、受權力所宰制的,似乎更像是「學以成奴」。更何況,我們有權力要求所有人都變成某種特定的人嗎?

事實上,主辦方並非沒有考慮到可能的質疑,在一系列對知名學者的訪談中,都觸及並試圖回應了它們。從這之中,我們可以看出對於中國哲學的不同定位。

對「學以成人」的諸多觀點

對於第一種質疑,亦即「先學後人還是先人後學」,安樂哲(Roger T. Ames,前夏威夷大學教授、現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說:「人是我們之所做,而非我們之所是。」這就代表,人是持續轉變的主體,而非本質固定不變者。這其實也符合我們的日常認知,隨著年齡漸長,我們總會發現自己變了許多。

當然,從生物學的角度看,判斷一個生物是否為人的標準在於DNA,其中沒有學不學、成不成可言。但安樂哲關心的,顯然是社會人而非自然人,也就是人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當中,如何學習、如何成長、如何社會化。如果釐清了問題意識,當不至於會有矛盾產生了。

對於第二種質疑,亦即「太過儒家化」,可從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的官方宣言看出端倪。其宣言指出,「學以成人」固然突顯了儒家的核心關懷,但同時也可概括西哲的倫理學與宗教意識,中國傳統思想的融入,可望為哲學發展帶來更理性、開放、包容與相互理解的狀態。

這就代表,「學以成人」儘管的確頗有中哲特色,但它並不限定、壓制與貶低其他觀點,而是以平等自由的交流為前提。並且事實上學者們在投稿論文時,也不會因論文主題與「學以成人」不符而被拒絕。

對於第三種質疑,亦即會不會導致「學以成奴」,莫蘭(Dermot Moran,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主席、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的訪談提供了重要線索。在東亞的文化脈絡裡,必須面對學習教育的內容是否服務於政權、是否被特定價質觀綁架的問題,「學以成人」因而受到質疑。

但莫蘭所考慮的則是另一層次:在科技逐漸宰制人類生活的不可逆趨勢裡,哲學如何保持與強調人性的價值,並協助文化多元的發展?他顯然認為,中國哲學在這方面是可以有所助益的。1譬如「仁」這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在西方傳統那裡並無法找到對應詞語(也導致了翻譯上的困難),但它確實和人的生存過程與理想狀態習習相關。如果能夠理解「仁」的豐富意義,就可以為「人是什麼」、「人應該成為什麼」等問題,提供截然不同的視角與答案。

為什麼會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向呢?這是因為,儒學在東亞是絕對地強勢,當學習教育的內容容易被強勢價值觀綁架時,儒學就首當其衝,成為了被批判的對象。

但在以西方哲學為主流的國際學界裡,儒學相較之下弱勢,這時「學以成人」預設的儒家價值,反而成為了哲學接納文化多元的象徵。譬如儒家強調的「孝」,同樣是西方傳統所無,卻是儒家在「學以成人」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環。從西方哲學的角度來看,這或許不易理解,但若持一種接納文化多元的態度,則應試著積極探討其哲學意義。

小結

「學以成人」以及它所引發的爭論,可說是反映出了中國哲學應當如何自處的問題。自西方哲學傳入東亞以來,中國學者就不斷地思考傳統思想與西方哲學之間的關係,經過積累百年的改革、磨合與會通,中國哲學既希望自己得到西方學界的肯定,又希望突顯出自身文化傳統的獨特性質。

而從上述的質疑與回應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學以成人」就是中國哲學替自身找出的答案:經過適當的詮釋,它既在西方傳統內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又確實是中國傳統上最為強調的一環。

這一點在之後的文章裡,會說得更為詳細。但在那之前,下一篇文章將描述一個極為有趣的文化現象:民間哲學家的言行。

NOTE

[1] 更多資訊,請見莫蘭的訪談

*作者為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班畢業,業餘歷史愛好者,研究興趣是傳統思想的系統化。

1.簡介的部分能否說明一下這次的大架構,大略分成哪幾類?之類的問題。
2.中哲的部分能否增加中國的發展,以及和港台不同之處。
3.儒學如何跟當代社會接軌?有幾種談法。
4."學以成人"這個部分能否多論述一點?

對於1:這次大會的議程,共有100多頁,超過一千場次。當然我們可以去詳細探討其中的分類與熱點,只是會滿累的…我還在考量要不要深入處理這個部份。

對於2:我認為這一點與本次世哲沒什麼關係,應另起主題。

對於3:要先區分儒學在西方(或世界),還是儒學在東亞,兩者脈絡相差很多。前者才是世哲官方關心的,後者並不是。我之後的文章會提及前者。

對於4:我不太懂這是什麼意思,如果你是指"學以成人"如何代表中國哲學,我之後的文章會處理。

問題2.我問的是為什麼中哲組別訂這個題目,是不是跟中國的中哲發展有關,而這個題目也不算是台灣中哲主流研究的題目,會挑這個題目的脈絡能不能簡述一下呢?

我看不太懂你指的是哪個題目,如果你指的是"學以成人",那其中顯然有些誤解:

  1. 這是本屆世哲的題目,代表整個世哲,不單單是中哲組別的題目。

  2. 這題目當然跟中哲有關,但並非中國獨重而臺灣獨輕,我反而覺得這是兩岸三地儒學研究的共同趨勢(而且涵蓋中文學界與歷史學界),雖然大家的表述方式各有不同。

嗨,感謝投稿,我覺得完成度滿高的,以下一些建議:

1

關於儒家的助益,覺得可以舉論點的例子說明一下,可以加個100-200字。

這裡建議多加50-100字,讓「成為了哲學接納文化多元的象徵」對外行人更清楚一些。

感謝建議,已做了一點補充。

好,接下來我來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