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出生命意義,是自己爽就好,還是有客觀標準?

阿明整天一個人玩電動。有天爸爸看不下去了:「阿明,別再玩電動了,去做點有意義的事。」
阿明不爽地問:「要不然做什麼事才算有意義?」
爸爸解釋:「你要找到你的興趣啊。」
阿明回嘴:「但我的興趣就是玩電動呀。」
爸爸怒道:「那你有想過自己做了什麼貢獻嗎?沒有,你只想到你自己。」

如果你問長輩該怎麼過有意義的人生,也許他們會想要你「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或是「奉獻才華成就一番事業」,不管怎樣,都輪不到電動。

對許多人來說,「玩電動」有沒有意義非常明確(沒有),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們是已經掌握了人生的意義,因此有辦法判斷玩電動的意義。想想如果阿明繼續追問老爸,會發生什麼事:

阿明繼續辯解:「那為什麼我做的事情一定要有貢獻,才能有意義?」
爸爸說:「反正你是我養的,所以我說了算。」

為了避免長輩說不出好理由,我將介紹普林斯頓大學的哲學家沃夫(Susan Wolf),如何理解人生意義,以及她的定義會如何進入上述爭論。

常見的兩個人生意義觀

關於人生意義,有兩個觀點廣受歡迎且彼此衝突。第一種觀點主張人生意義的核心,是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第二種觀點則認為人生意義的核心是「成為大我的一部份」(be part of something larger than yourself)1

讓我們把第一種觀點叫做人生意義的「主觀滿足論」。這種看法認為人生意義的根本是滿足感,找到熱情則是獲取滿足的手段。

接著,我們把第二種觀點叫做人生意義的「客觀價值論」。「成為大我的一部份」的自然理解是「為有客觀價值的事物做出貢獻」(後文簡稱客觀貢獻)。畢竟,只具備主觀價值的事物,通常不會被稱為「大我」。而對大我毫無貢獻的人,也往往不被當作大我的一部份。

主觀滿足論主張得到滿足感,便足以構成有意義的人生。客觀價值論主張要過有意義的人生,人得為有客觀價值的事物做貢獻。面對「滿足卻無客觀貢獻」的生活(如阿明的生活),主觀論蘊含這種人生有意義,客觀論者則蘊含這種人生沒意義。

雖然兩種立場彼此衝突,但它們看來都有些道理。人們常採取主觀滿足論的立場,來評斷自己的人生意義。畢竟生活空虛的人,常問自己的人生意義在何方。而當人覺得滿足時,通常也覺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義。

相對地,客觀價值論常被用來評斷別人的人生意義:愛因斯坦的人生很有意義,因為他為科學貢獻良多,而且科學有客觀價值。一輩子反覆推同一顆石頭上山的薛西弗斯,其人生缺乏意義,因為永無止盡的推石頭,缺乏客觀價值可言。

沃夫想調和這兩個彼此衝突,卻都有些道理的立場。她主張這兩種立場單獨來看,都有其缺陷,要避開這些缺陷,可以採取混合式的立場:人生意義既有主觀條件,也有客觀條件。接下來我將仔細說明這些論點。

主觀滿足論的缺陷

主觀滿足論主張滿足感是人生意義的根本。這意味著無論滿足感來自何方,都不影響它對人生意義的貢獻。

這個說法的難點之一,在於人們的滿足感可以來自瑣碎、無價值的事物。比如:整天吸菸、玩猜謎或金魚的人,也可以很滿足,但人們通常不會說,這些事情讓人生變得有意義。

如果你覺得這些案例不是很公平,因為它們顯然看不起吸煙者、玩猜謎的人和金魚迷,或許我們可以考慮哲學家泰勒(Richard Taylor)的思想實驗:

滿足的薛西弗斯
薛西弗斯被神懲罰,他必須推石頭上山,但上山後石頭又會落下。於是他得無止盡地推石頭。懲罰進行一段時日後,神開始憐憫薛西弗斯,於是祂給薛西弗斯注射了一種物質,讓他對推石頭產生熱情、從中獲得滿足感。最終,薛西弗斯在滿足中過完餘生。

主觀滿足論會認為「滿足版」薛西弗斯的生命意義比「原版」薛西弗斯更多,但一般人不但不會這樣想,還很可能認為他們的人生都一樣缺了意義所需的成分2。沃夫認為要解釋這個成分是什麼,我們得進入客觀價值論的討論。

客觀價值論的問題

客觀價值論不會碰到上述問題。因為單純推石頭的薛西弗斯,沒有客觀貢獻可言,所以客觀價值論者不會說他的人生有意義,不管薛西弗斯主觀上覺得滿不滿足,都一樣。

然而,僅僅對貢獻於客觀價值,也不足以讓人生有意義。為了說明這件事,沃夫自己也修改了一個薛西弗斯版本:

薛西弗斯被懲罰不停地推石頭,他覺得這個過程本身很無趣。但他不知道自己不斷地推石頭,其實把附近的禿鷹都嚇跑了,於是周圍的居民不再受禿鷹侵擾。

在這個例子裡,「稻草人」薛西弗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有客觀價值的「居民安全」做了貢獻。如果人生意義就只包含客觀貢獻,那「稻草人」薛西弗斯的人生,應該會因此變得有意義。但沃夫認為這樣的人生缺乏滿足感,因此不算有意義。

沃夫的判斷合乎一些日常直覺。畢竟缺乏滿足感的人生,通常也缺乏意義。我們可以想像對家庭疏離的家庭主婦,她可以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確實為家庭有所貢獻,但如果她缺乏滿足感,直覺上她的人生不算有意義。

所以,客觀價值論也未能說明人生意義的全貌。要解決客觀價值論的問題,就得部分採納主觀滿足論的想法,而這便帶領我們走向沃夫的解方。

沃夫的混合理論

既然主觀滿足論所缺乏的成份,可以用客觀價值論的成份來補足,反之亦然。那更好的策略就是混合兩種立場:要過有意義的人生,你不但要從自己的所作所為得到滿足感,也要為有客觀價值的事物做出貢獻。

沃夫的混合理論,解釋了兩種薛西弗斯的人生,何以缺乏意義:「滿足版」薛西弗斯對客觀價值沒有貢獻;「稻草人」薛西弗斯缺乏滿足感,所以他們的人生都缺乏意義。

沃夫的人生意義觀,也帶來一些有趣的啟示:在評估自己的人生時,不應過分強調主觀滿足感。而在評估他人人生時,也不能只依客觀貢獻來判斷。因為要過上有意義的人生,兩者都不可或缺。

所以,對阿明這樣的孩子,合理的建議是:「在追求熱情之餘,也得想想自己的熱情所在,是否能為世界做點貢獻。」而對想給孩子人生指引的長輩,合理的建議是:「想想你給孩子的藍圖,是否能契合他的熱情。」

另一個有趣的啟示,則是針對文章開頭所提的指引:「找到自己的熱情」會帶來滿足感,而「奉獻才華成就一番事業」則有助於貢獻客觀價值。換言之,長輩的指引真的有效,因為做到它們,能幫你追求人生意義的兩個成分。

顯然,如果阿明的爸爸能這樣解釋他的立場,他與阿明的溝通品質或許會更好。

Notes

1.這裡的「大我」沒有任何宗教含意,它近似於「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裡的「大我」。
2.泰勒的看法其實與沃夫相反,他認為滿足的薛西弗斯的人生很有意義,背後的爭論有機會再跟大家談。

Reference

Wolf, 2010, Meaning in Life and Why it Matte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pp. 10-25

1個讚

感謝投稿,文章滿完整的,一下是一些建議

1

哲學家在文章裡第一次登場,請依照編輯體例()全名

2

除非別有用意,建議在這裡就先讓「滿足說」和「非個人價值說」進場,避免使得讀者讀到中間必須適應新的詞。

3

我自己覺得「滿足說」和「非個人價值說」不是最好的名字,後者有點傲口,而且兩者之間在字面上的對比不明顯。我建議或許可以用sep 的「主觀論」和「客觀論」。

4

文章的最後面,我覺得可以更具體去說,沃夫的論點會對家長和孩子說些什麼,例如:

對家長:你給孩子的藍圖,能切合他的熱情嗎?
對孩子:你的熱情所在能為人類(?)做什麼?

我按照建議改過囉!

最後我用主觀滿足論,與客觀價值論來指稱這兩個論點,因為它們嚴格說來只是主觀論與客觀論的其中一種形式:滿足感只是眾多主觀心理狀態的其中一種,客觀價值也只是客觀事物的其中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