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後悔每天堅持挖三公噸的鼻屎?不當預設謬誤

戰鬥陀螺重奪兵器譜排名第一位了嗎?現任美國國王是韓國瑜嗎?你有沒有後悔每天堅持挖三公噸的鼻屎?

稍有常識都知道,絕對不可以正面回答這三個問題。

混合問題

對方問「你有沒有後悔每天堅持挖三公噸的鼻屎?」,無論答「有後悔」還是「沒有後悔」,都會默認自己每天堅持挖三公噸鼻屎。上述三個問題都有預設,而且都是不恰當的預設。在邏輯學,這類問題全是混合問題 (complex question)[1]

戰鬥陀螺重奪兵器譜排名第一位
戰鬥陀螺沒有重奪兵器譜排名第一位
預設:戰鬥陀螺曾經是兵器譜排名第一位

現任美國國王是韓國瑜
現任美國國王不是韓國瑜
預設:美國現在有國王

我後悔每天堅持挖三公噸的鼻屎
我沒有後悔每天堅持挖三公噸的鼻屎
預設:我每天堅持挖三公噸的鼻屎

批判思考和邏輯研究的謬誤 (fallacy),泛指思維方式上的錯誤。[2] 謬誤的分類甚多,其中一個教科書常見的大類是不當預設謬誤

不當預設謬誤的特徵不在於斷說的內容 (content) 有誤,而在於斷說的預設 (presupposition) 不恰當。例如,「戰鬥陀螺重奪兵器譜排名第一位」預設戰鬥陀螺曾經是兵器譜排名第一位,斷說戰鬥陀螺再次排名第一;「現任美國國王是韓國瑜」預設美國現在有國王,斷說那個國王是韓國瑜;「我後悔每天堅持挖三公噸鼻屎」預設我每天堅持挖三公噸鼻屎,斷說我為此而感到後悔。

要反對這些有不當預設的言論,不是要針對它的斷說內容,而是要針對它的預設。「混合問題」僅僅是這個不當預設的其中一個細類,此外尚有兩個常見的細類,分別是「不當二分」和「丐題」。

不當二分

混合問題有不當預設,有時這預設還同時是不當二分 (inappropriate dichotomy)[3] 去年年中網上流傳一段影片,拍攝者問地盤工人:「年青人,究竟是什麼驅使你在暴雨之下工作?是愛,還是責任?」這問題預設對方是受到愛或責任驅使才在惡劣環境工作,但拍攝者其實沒有理由作此假定。事實上,拍攝者和受訪的地盤工人都知道,真正的理由既不是愛,也不是責任,而是窮。這個問題除了是混合問題,同時還是不當二分:不恰當地預設只有「愛」和「責任」兩個可能性。


(source: https://www.pikbee.one/media/Bj6s0fRl303)

不當二分與混合問題偶有重疊,但兩者始終有分別,因為有些不當二分並非以問題形式出現,自然也就不可能是混合問題。若沒證據相信對方一定是韓粉和柯粉兩者之一,以下的說法便犯了不當二分:

你不支持韓國瑜,那麼你一定是柯文哲的粉絲!
預設:要麼你支持韓國瑜,要麼你支持柯文哲。

此外,縱使有問句、有不當二分,也未必會有混合問題。有時候,文法上的問句其實是反問,問者已預設答案。例如「誰又能寫出完全原創的文章?」預設──同時也在表示──沒有人能寫出完全原創的文章,這個預設合理之極,可是放在某些語境仍會有不當二分:

我雖然一再強調文章是我自己寫的,但你指控我的文章大部分內容都是剽竊,這個指控並不公道,誰又能寫出完全原創的文章?
預設:要嘛文章大部分內容都是剽竊,要嘛文章是完全原創的。

雖然「誰又能寫出完全原創的文章?」這個反問有預設,但它的預設並無問題。問題出在整個句子,因為整句預設只有「大部分剽竊」和「完全原創」兩個可能性,可是我們非但沒有理由相信只有這兩個可能性,甚至還有好理由相信有第三可能性,例如在恰當的地方註明出處,或是避免過度渲染來誤導他人,就已經是「大部分剽竊」和「完全原創」以外的情況。

不當二分沒有明確斷說,而是在暗地假定只有兩個可能性。要推翻這幾段不當二分的言論,同樣不可由它們斷說的內容著手,只可由它們的預設著手。

丐題

混合問題的著眼點在於問題,不當二分的著眼點在於將可能性收窄至兩個,丐題 (begging the question) 的著眼點則是在於論證過程。[4] 以下就是一個丐題的論證:

大家應該支持填海方案,因為這個方案是大家應該支持的。
預設:大家應該支持填海方案

這個論證要證明「大家應該支持填海方案」(結論),搬出來的理由卻是「填海方案是大家應該支持的」(前提)。由於論證旨在用前提證明結論,這論證所用的前提實際上就是結論,因此說話者其實暗地預設結論。

有些丐題直接將結論當成前提,有些丐題沒這麼明目張膽。有個老故事可以說明這點。話說有兩個礦工發現了三個金塊,兩人偷偷將金塊搬走,準備劃分金塊屬誰。第一個礦工說:「我拿兩塊,你拿一塊。」第二個礦工不服,詰問:「你憑什麼拿兩塊?」第一個礦工說:

我是首領,所以,我拿兩個金塊。

第二個礦工仍然不服,再問:「你何時當了首領?」第一個礦工理直氣壯地說:

我拿兩個金塊,所以,我是首領。

第一個礦工總共提出兩個論證,獨立觀之,兩個論證都沒有將結論當成前提,可是,他證明自己拿兩個金塊的理由是「他是首領」,但這個理由輾轉依賴於「他拿兩個金塊」。他的第一個論證暗地預設結論,所以仍是丐題論證。

在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混合問題和不當二分可以全無論證。[5] 然而,丐題一定會有論證,因為丐題的不當預設正是源於論證的運用,

我們使用論證,是為了讓理性討論得以推展,例如物理學家證明有上帝粒子、歷史學家證明郭子儀養有私馬二千五百匹、心理學家證明人會傾向忽略對不利既有信念的證據,諸如此類,都是在尋求獨立證據來支持重要論題,擴充討論雙方的知識範圍。然而,如果在論證過程可以預設亟欲證明的論題(結論),代表最初根本就毋需提出論證。預設結論的論證不但對理性討論毫無幫助,甚至會產生「討論有推展」的假象,但實質上只是在理性探索的道路原地踏步。丐題之不當,在於丐題的論證從根本上就已經違反提出論證的初衷。[6]

反對丐題,不是要反對說話者所斷說的前提,不是要反對說話者所斷說的結論,而是要反對說話者在論證過程預設結論,這也是為甚麼丐題同樣隸屬不當預設這個大分類。

不當預設

不少人以為,只要有假預設就犯了不當預設謬誤。這是錯的。不當預設謬誤之所以為謬誤,並非由於預設為假,而是由於相關的預設在相關的語境並不恰當。以混合問題為例,可考慮四類情況:

  • 詢問冷漠的陌生人「你愛我有多深?」,預設對方愛自己。這是假預設,也是不當預設。
  • 詢問熱戀中的男友「你愛我有多深?」,預設對方愛自己。這是真預設,也是恰當預設。
  • 詢問一個只是為了肉體快感而表現得十分愛護你、演技精湛到足以騙過絕大多數人的渣男「你愛我有多深?」,預設對方愛自己。這是假預設(他並不愛自己),但卻是個合理的預設(他的演技實在太好,被騙才合理)。
  • 詢問自己隨機選上的陌生路人「你愛我有多深?」,預設對方愛自己。假使這個隨機選上的路人碰巧是個愛心泛濫的人,見一個愛一個,一見到你就真的深深地愛上你,你的預設碰巧是真的,但它仍然是不當預設──因為我們沒有理由預設隨機選上的陌生人愛自己。

同樣道理也適用於不當二分。如果我們根本不瞭解對方的政治背景,縱使對方碰巧真的是韓粉和柯粉其中一派,說「你不支持韓國瑜,那麼你一定是柯文哲的粉絲!」仍然犯了不當二分。如果種種跡象顯示對方極可能只是韓粉或柯粉,縱然事實上他兩者都不是(除了他,沒有人知道),說那句話就沒有犯不當二分。

丐題的論證預設結論,這個預設也有可能碰巧符合事實。假設你對貓懷有敵意,我要說服你「有些貓很可愛」,而我說「有些貓很可愛,因為它們真是可愛到爆」。即使我的結論是真的,我的論證還是丐題,因為我論證依然不恰當地預設的結論──你根本不接受結論「有些貓很可愛」,又怎麼會接受前提「它們真是可愛到爆」?

不當預設,弊在「不當」,而非「不實」。要指出一段言論有不當預設,未必就要證明那段言論的預設不是實情,但至少要證明那段言論的預設並不恰當。例如,我們不需要反駁「有些貓很可愛」,也可以指出「有些貓很可愛,因為它們真是可愛到爆」是丐題──因為你的論證預設了結論;我們不需要真的有韓粉和柯粉以外的政治取態,也可以指出「你不支持韓國瑜,那麼你一定是柯文哲的粉絲!」是不當二分──因為你根本沒有理由假定我只有這兩個選擇;我們不需要去檢查自己一天挖多少鼻屎,也可以指出「你有沒有後悔每天堅持挖三公噸的鼻屎?」是混合問題──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會挖多少鼻屎。

回到最初的疑問,假如有人問你那三個問題,應該怎樣回答?「戰鬥陀螺重奪兵器譜排名第一位了嗎?」戰鬥陀螺從來就不是兵器譜排名第一位,第一位明明就是小你老X飛刀。「現任美國國王是韓國瑜嗎?」美國沒有國王,只有一個很糟糕的總統。「你有沒有後悔每天堅持挖三公噸的鼻屎?」你才挖鼻屎,你全家都挖鼻屎。回答混合問題,要直接否定問題的預設,不能正面回答問題。

對了,你是喜歡這篇文章的明智讀者,還是仍未發現這是一篇優秀文章的鄉民?

Notes:

  1. 「混合問題 (complex question)」也可稱為「複合問題」。
  2. 此處採用李天命(2006;2009)的定義。
  3. 我將這類謬誤稱為「不當二分 (inappropriate dichotomy)」,比較流行的名稱是「虛假兩難 (false dilemma)」及「虛假二分 (false dichotomy)」,但這個「虛假」其實並不恰當,見第四節「不當預設」。
  4. 「丐題 (begging the question)」也可稱為「乞題」、「乞求論點」、「竊取論題」。
  5. Patrick Hurley (2015) 認為所有謬誤都有論證,連混合問題也有隱藏論證 (pp. 164-165) 。我不認為他可以成功將混合問題改寫成論證。
  6. 雖然我有時會寫「句子預設 p」,但嚴格來說應該是「說話者預設 p」,只是因為句子有慣常用法,才會令使用者慣常地做了某些預設。

References

  • 李天命(2006)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終定本)。香港:明報出版杜。
  • 李天命(2009)哲道行者(最終定本)。香港:明報出版杜。
  • Hurley, P. (2015)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Logic (12th ed.), USA: Cengage Learning.
1個讚

感謝投稿,文章滿完整的,一點點意見:

1

需要一個前言來說明混合問題、不當二分和丐題都屬於不當預設。否則以目前版本,讀者在閱讀前面三節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困惑,無法理解文章用意。

2

覺得用粗話放這個梗划不來,建議改掉。

我想用混合問題開頭,所以在各節都加了說明。

我加個馬賽克,應該有比較好?

我覺得滿OK的,目前只有一個意見:

「鄉民」好像不專門特指愚笨、閱讀能力差的人。建議改為「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