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普及蒸蒸日上,哲學系卻步步危機?

.

候選標題:

  • 大學哲學教育的「應用危機」
  • 哲學系能教出一般性的思辨人才嗎?╱你不知道的哲學系思辨方式╱哲學系的思辨太怪了所以無法用在生活上?╱到哲學系學思辨是否搞錯方向?╱哲學系能教出一般人聽得懂的思辨人才嗎?╱哲學系真的有教「通用型思辨」嗎?

近年來,由於少子化等因素,人文學系的招生不甚樂觀。而某些哲學系更發現自家學生要嘛上課不認真,要嘛老想轉系。相應於此,哲學教授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聯名投書,要求教育部把哲學列入中學必修。但三年過去了,似乎沒有產生什麼效果。1

與此同時,哲學普及的風氣卻越見興盛,相關書籍與講座越來越豐富多元。我自己也在高中多元選修與多場哲學營隊裡,遇過不少喜愛思辨、勇於發言、有一定閱讀量的學生。

哲學到底是遇到危機,還是將有轉機?

思辨能力有多通用?

這兩種看似衝突的現象,其實有個相當合理的解釋:這些喜愛思辨的學生在選擇大學科系時,或者從未考慮哲學系,或者受某些因素影響而放棄了。

有哪些因素呢?據我了解,這可歸納為三:

  1. 哲學系所提供的思辨訓練,與生活技能、就業技能缺乏直接連結。
  2. 思辨並非哲學系的專利,可以透過其他(更好的)管道來接觸之。
  3. 現行的招生制度,並不特別有利於喜愛思辨的學生進入哲學系。

以下我將集中討論(1)和(2),至於(3)則在中學的新課綱和新升學制度上線後或有變化2

首先,哲學系向來喜愛標榜思辨、邏輯推理或批判性思考,並常常強調其通用性。也就是說,哲學系認為自己的課程內容能培養思辨能力,而這種思辨能力可以通用到大多數領域。

但據我所知,一般人在接觸哲學系課程後,通常會承認它很有「思辨性」,卻不覺得這種思辨哪裡通用,特別是,很難指出它可以怎麼用在生活上。(如果你是念哲學的,挑戰看看這個問題:你上次在生活中應用所學,是什麼時候?)提出多元智能理論的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Howard Gardner),也質疑「跨領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是否存在。當然,他並非主張批判思考沒有價值,而是意在強調:這種能力難以離開特定領域而有效教導與培養,與其開課專門教導思辨,不如融入各領域來體現思辨。

不僅如此,他更尖銳地指出:

當我與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談思維時,遇到了最大阻力。對這些人來說,思維就是批判性思維,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遇到。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人知道如何運用邏輯,在任何地方他都必須應用邏輯(如果你不能,生活將失去希望)。毫無疑問,數學和邏輯學具有值得稱讚的優點,恰恰是因為它們為了能夠擁有自己特色的命題和模式,尋求最大的普遍性。然而,這些人常常不會概括地摘要他們所信奉的東西。在個人生活中,他們經常表現得很不實際,或沒有邏輯性,或者他們試圖在不合適的地方應用邏輯,比如在追求愛情關係,在對待難纏的學生、孩子或者同事的時候。3

這樣看來,「思辨能力通用性很高」之類的說法,其實並不那麼理所當然,畢竟這些思辨專家或批判思考專家,也不見得在更多領域那裡表現更好、更不出錯。更重要的是,就算我們承認有種思辨能力真的很通用,哲學系課程能否有效傳授之,也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我們好像對「思辨能力」有某種共識,但許多時候又是「一思各表」。

發揮優勢,還是填補劣勢?

接著談第二點:有些學生相信自己有其他(甚至更適合的)管道來接觸思辨,例如其他系所、哲學普及,或者坊間的線上線下課程。他們儘管會考慮就讀哲學系,但必要性其實也沒那麼高。

這反映出,許多學生之所以對思辨有好感,主要是認為它能協助釐清概念與整理思緒,讓自己能清楚表達感受、想法、興趣與專長。然而以此觀之,許多人文學科都有類似訓練,甚至有坊間課程提供更客製化的教學服務。相較之下,哲學系強調的,以「哲學問題」作為導向的推理與批判,似乎沒有特別吸引人。

如果從心理層面的角度來看,這類學生對於思辨的期待,是它如何能夠加強自身優勢。這其實也符合一般傾向,我們總是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有興趣做的地方,而會有意無意地避開自己不擅長的。在構想未來可能的職業時,我們基本也是先行考慮如何發揮優勢,而後才考慮如何填補劣勢。

然而這樣看來,哲學系的宣傳就像是逆向行駛:無論你做什麼工作,思辨都能協助你避免出錯。許多情況下這是對的,但順此說法,我們應該是先讀其他系找到工作、找到自身優勢,再來看需不需要哲學的輔助。畢竟,如果在其他系所與工作場所裡,本就有相應的訓練,理論上也可以避免出錯。

誇張一點說,哲學系無形中邊緣化了自己,把自己說成只能擔任輔助角色,使得學生們對哲學系很難有「原來這可以強化我某某優勢」的直覺印象。雖然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實情,但從行銷的角度來看,並不能算是好策略。

結語:哲學專業思辨 VS.通用型思辨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哲學到底是遇到危機,還是將有轉機?我認為,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思辨能力」究竟有多少共識。至少就我在哲學所九年與高中哲學課七年的經驗對照來看,學院和一般人的看法,可說是「一個思辯各自表述」。

為了釐清這種認知落差,「哲學專業思辨」和「通用型思辨」的區分或許必要,前者是在哲學專業中特別要求的,後者則是跨領域共通共用的。哲學系課程當然能夠訓練專業型思辨,但這和一般人想接觸的通用型思辨,究竟有何異同?能否改變?如何應用?

更詳細地說,這可以延伸出三類有待探討的問題:

  1. 重疊問題:兩型思辨有多大重疊?哪些部分、要素或機制重疊?又有哪些關鍵差異?
  2. 拓展問題:這些重疊能不能拓展?應不應該拓展?又該如何拓展?
  3. 應用問題:這些重疊如何應用在宣傳與課程上?如何與社會大眾的生活情境產生有效連結?

我相信這樣的討論,有助於化危機為轉機、化轉機為良機。尤其是,從中學新課綱的內容來看,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向,越來越強調吸收知識以解決具體問題,且能主動應用到類似情境上的能力。哲學在這之中能夠扮演什麼角色,關心臺灣哲學發展者有理由注意。

NOTE

[1] 詳見全國哲學系教授對新政府的呼籲
[2] 在今年正式實施的中學新課綱裡,有「學習歷程檔案」的設置,亦即能夠上傳非分數的圖文資訊,在日後申請大學科系時,供各系的招生委員們參考。但這會帶來多大程度的影響?目前還不甚明朗。
[3] 加德納(Howard Gardner)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新視野》(電子版),北京:湛盧文化,2012,頁67。

*作者為臺大哲學博士,高中多元選修哲學課程講師。覺得哲學需要擺脫老人形象,因此下定決心裝年輕。

感謝投稿,這篇文章滿完整的,只是希望可以增加一點說明,讓讀者理解你的議題跟新課綱的關聯。我想像有些人可能不清楚新課綱裡有什麼跟你的議題相關的內容,也不知道「強調核心素養」是什麼意思。

開頭第一段提到上課不認真和轉系,那麼第三個因素或許不用只限於招生,還可以把課程內容和修課制度也一起討論。喜歡哲學普及的人大多是因為覺得它有趣,但哲學系的學生卻興致缺缺,那似乎表示哲學系的課不有趣。我不是哲學系,但我有個猜想:或許很多哲學系確實想要訓練泛用的技巧,但是它們或多或少承襲了當初歐洲出現大學時最初的一些制度,所以在教學上變成傾向要生產出嚴謹而古板的學院派哲學家,而不是為了有趣。

感謝建議,補上了一個註,和結論的一些內容。

感謝回覆。我基本同意這個觀點,尤其是我個人認為,哲學系課程最主要的功能,是篩選出未來會念哲研所的學生。

不過這可能需要另起一篇文章就是了哈哈。

回應標題;

1.哲學系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有幾個原因;
1.1.哲學並沒有變成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依然是昂貴而且二三流的舶來品。
1.2.國民黨來到台灣後基本上延續著他們在中國的做法,跟中體西用無二樣,這可以看看當代新儒家的治學方式就可知一二。
1.3.國民黨曾經鎮壓過哲學系所,導致後來的師生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以致於在公共議題相較國外的哲學系所師生相比參與度過低。
1.4.缺乏其他學科的連結。
在這三個原因型塑的哲學系所師生和文化跟整個台灣社會脫節,在這狀況下哲學系所當然就被社會排斥,死最慘的大概就是當代新儒家主導的哲學系所,像是華梵,南華直接關系,和新儒家關係匪淺的佛光也早早就收了,反觀同一級的長榮大學應哲系還活得好好的。

2.民間對於哲學的需求;
在現代社會的運作中哲學還是佔有一席之地,是有其必要存在的東西
這裡有幾個點;
2.1.系統性的思維方式
2.2.邏輯思維方式
2.3.問題性以及追問問題的方式
2.4.處理問題的方式
2.5.根源的問題
2.6.各個學科之間共同的架構,
2.7.各個學科或理論間的位置和功能
這些東西都需要回到哲學處理
只是說這些東西台灣的哲學系所提供不了或不願意提供,所以就變成哲普填補這一塊了。

這裡我舉個例子,我自己有社工師證照,我就說明一下我整理的筆記,以及拿什麼東西整理的;

現代性指的是理性化,理性化有一種說法是公理化系統化的思考方式,中世紀時代認為真
理(真正為真的東西)是由神掌握的,到了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時,認為人可以掌握真理
,但到了啟蒙運動17~18世紀,認為人可以依靠簡單的公式掌握真理,好比說牛頓發明三
大定律,由上而下貫穿整體,剩下的問題只是細節,也就是說一套理論貫穿整體,剩下的
只是細節問題,這套理論越簡單越好,多餘的都是不必要的,這也是柯比億等現代性建築
大師在建築物時的方式,強調內部功能的完善,以及規劃,這跟巴洛克建築的又不同。

回到系統化公理化,一套理論能夠統整所有經驗,並給與適當的解釋,以及理論簡潔清楚
,這就是現代性其中之一的特性,但之後出現了二戰,馬克思主義,以及孔恩出現,導致
人們對真理觀的看法又不同,比較是人民戴上有色的眼鏡看待事物,沒有眼鏡看不到事物
,但有色的眼鏡卻會扭曲事物。

這點孔恩有提到愛因斯坦和牛頓的差別,愛因斯坦對時間空間的預設不同,拿得數學工具
也不同,一個歐幾理何,一個非歐幾何,那麼看到的東西當然不同。

但孔恩這裡是用解釋力強弱來說明典範轉移的現象,可是對後現代的支持者來說,比較不
會接受這個,因為這裡還是認為真理只有唯一的傾向,他們會傾向於兩個不同的畫派,好
比梵谷和達利的畫作畫風不同,畫派本身無法比較,但畫派內部還是有高下之別,好比說
我去模仿梵谷的畫絕對達不到梵谷的高度是一樣的道理,這也影響後現代建築或說哲學上
的後現代是從建築發展出來的,地方包圍中央的方式發展,不再有單一的價值,也不再只
是強調功能性和減少裝飾,而是各式各樣打破既定規範的方式,只是說後現代依然有不少
的問題就是了。

這是從科學的角度理解的啟蒙。

政策也是一樣需要體系化和公理化的處理方式,若以社會工作為例:

1.政治哲學(為什麼而做)
2.社會政策(如何做,公共政策那裡的社會政策那塊)
1.和2.(政治哲學和公共政策)在法文剛好是兩個字,但漢語沒辦法很精準翻譯。
3.社會立法
4.社會行政(公共行政裡的社會行政)
5.社工管理
6.直接服務(含社會工作,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直接服務等考科)
7.社工研究法成效檢討

先是討論為什麼而做(政治哲學),之後再把這想法做出一套模型(政策),模型在套用不同
的對象需求(立法),有了錢跟人之後政府如何把錢灑出去(行政),政府也不可能全做,很
多都是跟民間合作,政府把錢撒出去後,灑到民間機構後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做最多的事,
非最好的事(管理),到民間機構後如何處理案子(第一線的直接服務)。

社會工作大概是這樣的流程。社會政策也是這樣的流程,我相信其他類別的政策和立法(
之前提到的經濟,環境,文化,勞動等等…)也會是這樣的流程。

若依照這個架構;

1.政治哲學(為什麼而做)
2.社會政策(如何做,公共政策那裡的社會政策那塊)
3.社會立法
4.社會行政
5.社工管理
6.直接服務
7.社工研究法成效檢討

以政治哲學來說右派主要就是保守主義,左派主要就是社會民主主義

老左派(福利國);(1950~1980)
1.社會民主主義
2.英國貝佛里奇報告書(以公共醫療,全民社會保險為主)為主,還有北歐社會民主(代表
是稅收制,但是現在使用稅收的制度的國家和項目都很少了,主流比較傾向社會保險,因
為財源容易控制),德國保守統合(以勞工保險為主,不過這政策是否跟保守主義有關就要
再查)
這裡補充一下經濟政策;凱因斯主義(凱因斯主義是社會民主主義的經濟政策)
3…

新右派;(1980~1990)
1.新保守主義
2.Neo-liberalism(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把這個翻譯成嶄新自由主義,有別於
newliberalism的翻譯)
3…
4.新公共管理
5.新管理主義(約聘,派遣,外包以及一堆紙上評鑑作業就是這個東西搞出來的,雖說這
東西的發展跟嶄新自由主義的發展起源不同,但後來被柴契爾他們納入整套體系裏面,一
般在批判嶄新自由主義其實也跟著批判新公共管理以及新管理主義。)

新左派;(1990~2010)
1.社會民主主義

2.第三條路(基本上就是把社會福利當作人力資源投資在看,這點看在老左派的眼裡會認
為是背叛,而且實際執行上是犧牲底層來維持中產階級的社會福利,當時主政的左派幾乎
都用這政策,好比綠黨最自豪的德國紅綠合的社民黨籍總理施洛德,英國工黨首相布萊爾
,法國左右共治下的社會黨第一書記斯洛潘,甚至美國民主黨籍總統柯林頓也都是用政策
,這政策比嶄新自由主義好的地方在於至少社會福利的資源有給,而不是砍到不能再砍的
地步)
(現在的台灣勞工陣線若我那天聽演講沒聽錯的話也是支持這政策的)

3.美國的TANF,蔡英文的兒少發展帳戶條例等等等…也都是這個政策底下的立法

2010~~~
第三條路被Neo-liberalism吸收後,左派拿不出一個可以抗衡Neo-liberalism的政策,甚
至有些國家左派政黨依然大搞嶄新自由主義,好比法國社會黨籍的歐蘭德總統,並且高喊
著支持全球化,導致底層的人民轉往支持極右派,試圖藉由反全球化的方式來維護自己權
利。

這期間有沒有人提出過一些政策?

也是有,但是都屬於實驗性質的,好比拉丁美洲發展出來的參與式民主,據說這東西配合
社區工作以及類似公平貿易等合作社的生產方式,類似於人民公社(台灣的人民公社做的
做好的是司馬庫斯部落,若大家有興趣可以去那裡玩,那裡不錯)也是發展出一些成效,
但我還是認為這東西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真正問題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以及大量服
務業,這東西加上都市化,這些被剝削的問題,這不可能用合作社的方式處理,我還是認
為合作社只能適用於小規模工廠,以及在地農業才可能發展得起來的。

還有一種就是無條件基本收入UBI這一類的,但我覺得實踐上很有困難,光是錢從哪裡來
這問題就不太可能解決了,是說國外也是有一些城市在實驗中,但還沒有某個國家普遍在
做的。




這比較是政策面的
至於立法面的,就會因為對象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小孩和老人的需求就不同
基本上會依照國際條約來抓,馬英九簽了一堆國際公約,之後就可以以國際標準來當作台
灣努力的目標
1.兩人權公約;若下面沒有提到的對象則會回到這兩條來看
2.CRPD;身障的公約,這條放到台灣脈絡變成更細緻的立法,好比台灣改成ICF制度等等

3.CRC;兒少權利公約,這條放在台灣則加重兒童的表意權,以及把兒少性交易當作性剝
削來看等等…
4.CEDWA;婦女和性別的公約,幾年前推展的性別主流化就是根據這公約而來等等等
…。
5.聯合國老人綱領;老人的綱領,還沒提高到公約層次,近年台灣最熱門的就是長照。
6.原住民族公約;原住民族權利的公約,這塊我就不熟了…
7.ICERD;反歧視公約

國內其他的部分;
1.社會安全;
1.1.社會保險(年金改革就是這項)
1.2.社會救助
1.3.社會津貼
2.福利服務(跟上述公約搭配)
3.就業安全和醫療保健
3.1.就業安全
3.2.醫療保健
4.居住正義,社區發展和其他(包含人口販運防治法,以及非營利組織管理等等…)


類似這東西,
沒有念過哲學的根本不會知道現代性和後現代的差異是什麼,也不會知道系統化思維是什麼,這東西我反而是參加外面的哲普讀書會才比較有清楚的概念,在大學和研究所哲學系所反而不是很清楚的知道這些東西。
那麼你要說在不同科系裡面放哲學就好了,那就看看社工系裡面的哲學都在教什麼?
社會研究法的哲學部分全部都是亂教,心理學的部分也沒科學哲學基礎根本不知道精神分析的定位,社會政策與立法的政治哲學部分教得很差以及政治光譜也畫不好,女性主義隨便談談得很簡略等等…
像類似這樣的問題到最後還是需要回到哲學系所去處理並給予資源才是。

1個讚

原諒我這麼說
不要老是自以為念完哲學系再念社工學分班
然後用邏輯思辨的方式考上社工師就真以為自己很有料
社工實務經驗累積到一定的實力再說話吧
空有概念會考試是做不了社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