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是個東西?本質主義、藍綠悖論、結構論和實用性(最新版)

.

(舊文章不知為何無法編輯,所以另開一篇)

其他標題討論:

  • 人類該如何分類事物?從本質主義、藍綠悖論、結構論到實用性
  • 怎樣才是個東西?本質主義、藍綠悖論、結構論和實用性

2020 年 5 月 22 日,維基百科上有位網友創建了「穿著黃色示威」條目,裡面提及漢朝黃巾之亂、菲律賓黃色革命、泰國黃衫軍、香港黃絲、法國黃背心。創建不到一天,就有人認為這個條目只是一些「沒有實際聯繫事物的集合」,應該刪除。

你可能在想,「穿著黃色示威」根本不是一個東西,把它寫成條目的人吃飽太閒。其實這個問題,只是維基百科上關於「東西該怎麼分類」爭議的冰山一角。

本質主義:東西有本質差異

維基百科曾經把「演化」和「演化論」區分成兩個獨立的條目,據當初決定拆分的編輯者在2007年的留言,「演化」是一種現象,「演化論」是解釋這現象的科學理論,就好像「萬有引力」是現象,「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是科學理論。有人不同意這個觀點,從 2015 年開始提了幾次要求把演化和演化論合併,但是這說法沒說服大部份的編輯。

認為現象和理論必須分開來介紹,讓我想到本質主義(Essentialism)。本質主義可以上溯到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認為世界上的許多東西(甚至每一種東西)都可以用特定的本質來定義。以現代的例子來說,「水」是 H2O、無色無味、大約在 0℃ 結冰,全世界所有的 H2O 分子都是水,都有一樣的本質。這不只適用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可以用在抽象概念,例如「主權國家」是指有人民、領土、主權、政府的單位。雖然有氣泡水和臺灣這種模糊的例子,但在理想狀態下,水和主權國家都可以用這些本質來定義。本質主義影響社會很多層面,包括在法律上定義各個名詞、在生物分類學用模式標本或檢索表來定義各種生物、以及百科全書用各個詞條中的描述來定義各個概念。

哲學家曾經認為本質主義是實證科學的基本條件,如果「昨天觀察的水」和「今天做實驗用的水」和「預測中的明天的水」本質不同,或者「雅典的水」和「宜蘭的水」不同,那麼科學無法運作,百科全書也很難判斷哪些東西可以視為一個固定的單位寫出詞條。

藍綠悖論:「本質」難以確認

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水」是一個有固定本質的單位?哲學家古德曼(Nelson Goodman)在1955年提出了藍綠悖論:

  • 假設我們知道的顏色中沒有藍色和綠色,只有「藍綠」和「綠藍」。
  • 「藍綠」在 2063 年 4 月5 日以前是藍色,之後是綠色,「綠藍」則相反。
  • 從古至今我們每次觀察到草,都會看到充足的證據證明草是「綠藍色」的。
  • 但是到了 2063 年 4 月 5 日,我們卻會發現所有的草都變成了「藍綠色」的,原本有充份證據支持的「草有綠藍色的本質」並不正確。

你可能會想,誰叫你定義那麼奇怪的顏色,草就是「綠色」。但反過來說,「綠色」怎麼定義?綠色是「2063 年 4 月 5 日之前是綠藍色,之後是藍綠色」的顏色,反倒是綠藍色在 2063 年 4 月 5 日之前之後都是藍綠色。會定義一個綠色來描述草才奇怪。

可怕的是我們無法知道我們現在用的各種概念中,有沒有像藍綠色這樣的東西在裡面。我們怎麼知道「草」和「綠色」是有意義的單位、我們在特定時間地點觀察到的那些綠色和其他我們還沒觀察到的綠色是一樣的?會不會在明天、或者在火星上,我們突然發現綠色不是 495~570 nm 的電磁波,而是某種有機化合物?

對於這點,哲學家奎因(Willard V. O. Quine)的回應是人類有某種神奇的直覺,知道把顏色分成「綠色和藍色」比「綠藍色和藍綠色」更合理。演化讓我們的大腦可以很自然地找到「正確」的歸納,覺得深藍色和淺藍色的性質比較像,而不是粉紅色。

確實,心理學實驗發現人腦很自然地傾向把各種東西依本質主義的方式歸類,所以剛開始學說話的小孩有時會以為只要是女的就可以稱呼為「媽媽」、只要是長頭髮就是女的。但是我們怎麼知道成人做的歸納都正確?百科全書上的「雌性」真的是固定一致的概念嗎?

這些區分是「真的」,還是只存在於人類認知中?

在科學史上,許多定義修改過很多次。例如古希臘以為元素是地水火風,後來改成無法被火焰或酸分解的物質,後來又變成能用特定比例組合成分子的單位,發現原子結構之後,又改成用質子的數量來定義元素,最近一次變動是 2011 年,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把以往只用一個數字表示的原子量改成一個範圍。如果連元素這麼基本的東西,我們劃分的方式都一變再變、其本質一改再改,我們哪來的自信認為我們定義的基本粒子、力、基因、適應度、效益、權力、國家等概念是「正確的」劃分,我們描述的本質不會是「綠藍色」?

對於這個問題,有些哲學家認為各種東西根本沒有獨立存在的本質,只有跟其他東西互動的規則,例如物理學的 E = mc2、PV = nRT,這些規則相當於條件句,「如果在固定溫度下有固定量的理想氣體,則體積下降會造成壓力上升」,科學就像這樣描述溫度、氣體、體積和壓力這四個概念的關係。這些條件句其實很複雜,我們還在研究中,但是可以一步步確立,最後所有的東西都會以其他東西來定義。這類立場稱為結構論(Structuralism)

另外也有些人接近反實在論(Anti-realism)或唯名論(Nominalism)立場,認為我們給天下萬物定義的單位和分類並不對應任何客觀存在的現象,尤其像電子、引力這些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以及顏色、質量這種抽象概念,大概都只是我們定義出來解釋實驗結果的想像概念,只存在於我們的認知中。如果接受這種立場,演化論是讓人類認知到演化現象的原理,區分兩者顯然沒有意義。

如果上述觀點正確,單位是由我們的認知來定義,那麼若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各自指涉兩個東西時,要是兩人的認知過程一模一樣,他們指涉的東西也應該是一樣的。然而哲學家普特南(Hilary Putnam)的「孿生地球」思想實驗卻顯示並非如此:

  • 某個「★~煞氣a地球~★」和我們的地球一模一樣,甚至有同樣的人,唯一的區別是他們的水是由 XYZ 構成,而不是 H2O,但 XYZ 水的各種性質和 H2O 對一般人來說完全相同。
  • 如此條件下,不知道水是 H2O 的地球人(包括所有 1805 年以前的人),以及他在★~煞氣a地球~★對應的那位一模一樣的人,雙方講「水」的時候,心目中出現的概念是完全一樣的。
  • 但是兩人講的水其實是不同的物質。

也就是說,不管說話的人有沒有意識到那些細節,詞彙的意義都可能受到外在世界的細節影響。確實,要說看不見的東西就不存在、人類的認知就是一切,感覺很怪,畢竟科學確實找出了許多自然運行的規律,產生許多有用的預測。

回到維基百科的問題,要把演化和演化論分成兩個條目,相當於把水和 H2O 分成兩個條目,水是一般人看到的東西,H2O 是現代科學家對它的認知:嚴格來說確實不同,但是分開介紹毫無意義。我們沒有遇到 XYZ 水,所以水和 H2O 可以當作同義詞;同樣地,我們對演化的認知就是演化論,我們無法不用演化論來描述演化。演化這個概念會存在,正是因為演化論定義了這個概念;在 1859 年之前,因為沒有演化論,我們根本不知道演化,也無法描述它。所以,除非 2063 年瓦肯人搭星艦從天而降時告訴我們另一套完全不同的理論來解釋演化現象,把演化和演化論分開來介紹毫無意義。(照同樣說法,維基百科把「迷因」和「迷因學」分成兩個條目也毫無道理)

世界有時候比我們以為的還要複雜

話說回來,科學家怎麼看待前面這些哲學問題?水有可能不是 H2O 嗎?還真的有可能:1931 年尤里(Harold Urey)發現了氫的同位素氘以及它構成的重水 D2O ,我們平常說的水裡面其實有一定比例是 D2O,只不過化學家為了方便起見,把 D 也當作一種 H,所以才有辦法繼續說水是 H2O。

現代科學家大多避免以本質主義的觀點堅持某個單位肯定存在於自然界,而是承認目前用的各種概念都只是為了方便而定義,不見得反映了自然界的運行的真正原理。科學家創造的各種單位和概念都是暫時的,只是因為這些定義能產生好用的預測,但新的研究隨時可能修改或取消這些單位和法則。科學家想像科學可以一步步逼近一套正確的科學法則,但科學家找到的法則是否能反映真相,可能是哲學層次的問題。製作電腦半導體需要考慮的穿隧效應真的表示電子可以穿牆而過嗎?誰知道呢!重要的是我們真的能做出智慧型點子設備,好讓你能讀這篇文章。這種「只看好不好用」的立場叫作工具論(Instrumentalism)。

本質主義持續生產爭論

經過五年的時間,前陣子演化和演化論總算合併回一個條目,但故事還沒結束。本質主義的另一個面向出現在維基百科,把「腐女」和「腐男」拆成兩個條目。所謂腐女就是喜歡看男同性戀主題作品的女生,而腐男則是喜歡看同樣作品的男生。腐男和腐女喜歡的是一樣的東西,兩者除了性別之外並無差異。

性別本質主義(Gender Essentialism)認為男性和女性存在許多根本上的差異,並用這些差異來說明各種生物和社會現象。以前歐美認為上帝創造男性和女性、中國認為陰陽相生相剋。生物學進步一點後,我們定義女生的本質是 XX 性染色體,男生的本質是 XY 性染色體(或 SRY 基因)。總之男女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本質,由此又發展出性擇演化論、婦科醫學、身份證性別欄、父系和母系社會的區別等等。

但後來我們發覺這些定義和理論都只在有限的情境下成立,許多文化有第三性別,人類性染色體有一定比例是X、XXX或XXY,跨性別人士勇敢站出來發聲,我們才慢慢明白其實「性別」本身也只是某些情境下為了方便而創造出來的概念。2018 年有 1600 位頂尖科學家(包括 800 位生物學家、9 位諾貝爾獎得主)簽署了一篇聲明,說生理性別不是只分男女,人的生殖器官、性染色體、以及思考方式都沒有絕對一分為二的性別劃分,更無法由任一者定義性別來判斷另二者。這還只是生理性別,心理性別更複雜,而且「生理」和「心理」的劃分也是人為定義的。

既然腐男跟腐女的本質都只是都是喜歡特定藝術類型的人,而男女二分又不正確,我提議把腐男和腐女兩個條目合併,但是另外有些編輯認為腐男和腐女「根本不一樣」,不應該放在一起。這讓我很好奇這些編輯怎麼認定哪些概念是有意義的、哪些劃分方式能產生有共通本質的單位。

我試著在現有的「宅男」條目之外又創建了阿宅、宅女、軍事宅男三個條目,然後是男工程師、女工程師、跨性別工程師、女商人、男護理師、公豬、公木瓜、男廁、女廁(聲明:條目內容我都有認真寫,沒有破壞維基百科)。結果「公豬」因為字數略少被建議併入「家豬」,阿宅、宅女和軍事宅男過了約一個月後被合併成宅文化(但「宅男」仍是獨立條目),而其他條目都沒有問題。

我接著嘗試用性別以外的方式來定義單位,我創建了「魚頭」。對,就是魚的頭。生物學家通常認為最「正確」的分類方法是把演化或發育上有相同起源的東西歸入相同的單位,例如鳥翼類的所有後代都是「鳥」,蚊子的嘴巴和人的肛門都是「原口」。相較下,「魚」和「頭」其實都不符合這個條件(註),這兩個名詞只是為了方便而獨斷定義出來,魚和其他動物、頭和其他身體部位的分界線並沒有特別的科學意義。那麼,把魚和頭組合在一起應該更沒意義吧?我把比較解剖學中對幾種不同的魚類頭部的描述挑出來,把世界各地的菜餚中有用到魚頭的部份挑出來,還有佛教的木魚頭跟西西里的魚頭巫術挑出來,放在一起寫成了一個條目。

結果大家覺得這個條目不錯,把它放在維基百科的首頁展示。

不嚴謹的生物類別和身體部位結合起來沒問題,接下來我嘗試用奎因宣稱「人腦可以自然地歸納區分的顏色」來劃分條目。我創建了「黃色電影海報」和「穿著黃色示威」。結果兩個條目都被提出應該刪除,他們認為黃色和示威或電影海報是不相干的概念,組合起來毫無意義。

有人在意才有分類

但我想知道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會認定腐男和魚頭是獨立概念,可以寫成維基條目,穿著黃色示威就不是?值得一提的是「黑群」(Black Bloc,也就是穿著黑色示威)是一個大家認可的條目,大家認為這是一種常見的抗爭手段。還有「德國政黨代表色」也是一個條目。

維基社群的說法是只要有夠多獨立的資料來源證明這個概念受到人們的關注,它就能擁有專門的介紹。像「凱特王妃穿的婚紗」這件只在一個場合穿過一次的白色衣服因為許多媒體報導,在許多語言的維基百科上寫成條目(即使最初曾有些爭論,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問題是每個資料來源都只介紹了那個概念的一個面向,例如日治時代文獻裡的東螺溪和 1990 年代整治過後的舊濁水溪,不但名稱不同、裡面流的不是同一批 H2O,河道的位置也變了,但是人們卻能夠基於某種直覺把它們視為同一條河,寫成「東螺溪」條目(這其實是「忒修斯之船」問題的一個變形)。

維基百科其實沒有任何規則說明哪些資料介紹的主題可以組合起來當作一個東西介紹。例如維基百科上有個相當有名的條目「鯨魚爆炸」,這個條目描述了幾件彼此間沒有關聯的事件,其中包括1970年美國有人試圖用炸藥清理一具鯨魚屍體,以及 2004 年臺南一具鯨魚屍體因為腐敗而發生氣爆。這個條目最初的英文版本從 2004 年就存在,其西班牙文版本還獲選為「優良條目」。也就是說大家都同意「在分類學上屬於鯨下目,而且體型比海豚更大的動物,在短時間內分成很多高速率向四周散開的碎片」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的概念,不管是哪種鯨魚、發生在哪裡、是出於炸藥還是氣爆,都可以歸類成一樣的概念,但是這個概念又跟「海豚爆炸」或「鯨魚被切成兩半」之間存在某種有意義的分界線。為什麼呢?如果鯨魚爆炸可以視為一個單位,為什麼「穿著反射光的波長是 565~590 nm 的東西反抗執政者」不能?

對這個問題,有人的回答很有趣:「鯨魚爆炸是鯨魚屍體的專有現象,十分普遍,甚至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幾百萬年。」這正是個本質主義(或者可稱為實在論 Realism)的見解,認為鯨魚爆炸是確實存在的概念,有自己的本質,無關於人類怎麼看待它。但這個答案沒有回答概念該怎麼劃分的問題,「鯨魚從南半球游到北半球」也是十分普遍、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幾百萬年的現象,而且也能在許多研究鯨魚迴游的文獻中找到介紹,但沒有人會專門為這樣的概念寫條目。

另一個說法是,要能成為獨立的概念,必須有某些共通的特性。例如維基百科上一位編輯說「鯨魚爆炸的原因可歸納為二:自然爆炸和人為爆炸,兩者都有多個例子,但穿著黃色示威的五個事件沒有共性。」

不過維基百科上有也有許多條目和上述說法不符,例如「COVID-19 臺灣疫情相關爭議」,這個條目把「發生在臺灣」、「因 COVID-19 而產生」、「有至少兩方人來回表達不同的立場」三件事取交集,但是並沒有引用任何來源來說明這個組合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條目內容只是收集了許多毫不相關的事,例如口罩要不要捐中國大陸、大甲媽祖遶境是否應該照常舉行、柯文哲公布隔離地點、要叫武漢肺炎還是新冠肺炎、防疫措施是否違法侵害人權、有人不配合居家隔離、男生不喜歡粉紅色口罩等等。這跟把「穿黃色」和「示威」取交集,然後在條目中分開描述黃巾之亂、黃色革命、黃衫軍、黃絲、黃背心其實是一樣的。

如果不要執著用本質主義的方式論證各個單位是否獨立存在,其實不難看出為什麼維基百科選擇把 COVID-19 在臺灣引發的各種爭議集中介紹:這樣的條目有一定的實用性,而定義穿黃色的示威的實用性比較不明顯。不過維基百科要是改用「有沒有用」來當區分概念的標準,在實行上也會產生另一些困難,在此不贅述。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維基百科上也有些人認為中文裡的「宅」字誤用或曲解了日文的「御宅族」一詞、有人爭論「韓式餃子」是否應該從「餃子」中獨立出來、或應該算是饅頭或包子而非餃子、還有人為了「漢服」是否該包括受滿人影響較深的長袍馬褂、以及更晚發展出來的中山裝,而吵得不可開交。有人提議把「不包括長袍馬褂的漢服」和「包括長袍馬褂的漢服」拆成兩個獨立的概念來介紹。這些爭論會存在,也正是因為有些人認為這些詞彙所指的概念總是能有某個純粹的定義、「漢服」和「非漢服」可以一刀兩斷;然而這些概念是否有用、或該怎麼定義,實際上卻存在許多不同觀點,使得堅信不同定義的人爭論起該從哪裡下刀的問題。

本質主義的影響讓人們花費許多時間爭論這些定義劃分的問題,專注在這些定義邊界的模糊案例。然而這些單位都是人為建造、它們的定義總是不斷變動的。如果能看清這個事實,就會明白這些爭論多是庸人自擾。

註:魚這個概念在生物學上不算嚴謹的單位,因為從演化的角度來看,肺魚和腔棘魚其實比較接近人類和烏龜而不是雕魚和河豚,而雕魚和河豚又比較接近人類和烏龜而不是鯊魚和八目鰻。但是許多人覺得沒有四肢、用鰭在水裡游的脊椎動物都很像,所以定義出魚這個單位。頭這個單位也一樣是人造的,把頭和軀幹分開來只是因為方便。有些生物如扁蟲和文昌魚(不是魚)的前端只是稍微比後面複雜一點點,要不要叫作頭全看你高興。除此之外,昆蟲、烏賊和人類的頭並不同源,三者的頭是各自演化出來的。

1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