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時候可能跟家長都有過以下對話:吃飯的時候,如果我們抱怨吃不完/東西不好吃,家長會跟我們說:「不要抱怨了,快把東西吃掉,很多小孩子都沒有飯可以吃呢(通常會舉例非洲的小孩)」
除了飯桌上,類似的對話也會出現在其他地方,有時候自己/或別人在抱怨、討論某些事情時,比如有個小朋友抱怨:「為什麼要學習數學,數學好無聊」,大人就會說:「不要抱怨了,很多窮苦的小孩都沒有學習的機會呢」,或是某一次,某個大學朋友跟我討論時提到,他原本的思考是「我真的需要在工作上這麼賣力嗎?可不可以不需要太認真讀書,之後領比較低的薪水就好?」,但他的想法後來改變了。
他後來的想法是:「思考這問題沒有意義,太多人為了活下去不擇手段了,我們憑什麼覺得自己可以為生存這件事留手呢?」
我一直對這些回應感到有些奇怪的地方,最近我想到一個可能的解釋。
上述的對話都有一個模式,某個人會先抱怨、討論自己的現況(具體來說,他們會問:「為什麼要XXX?我真的需要XXX嗎?我不需要XXX吧?」),接者,另一個人會主張他/她的抱怨、思考沒意義,或是他/她沒資格抱怨,原因是這個世界上存在處境更差的人,而這些人在做XXX上有困難,甚至根本沒辦法做XXX,所以他/她沒必要抱怨、討論這件事。
整理如下:如果世界上存在著某些人,這些人的處境比我們差,他們沒辦法從事A行為,或是從事A行為有一定的困難,那我們就不應該抱怨、討論A(或是與A有關的事),比如詢問為什麼要做A?做A真的有必要嗎?A爛透了!
但這樣真的是恰當的回應嗎?
我個人認為,世界上一定存在處境比我們還要差的人(要比慘絕對有人更慘),如果我們把處境分成一個等級尺度量表,應該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介於最低值跟最大值之間吧?既然幾乎永遠都能找到處境比我們更差的人,那是不是代表我們永遠都無法抱怨、討論某些事了?
有趣的是,當我聽到大家在抱怨、批評政治人物時,很少會聽到有人跟他們說:「不要再抱怨這些被投票選出來的人了!你/妳難道不知道很多國家的人連投票權都沒有嗎?」
想要聽聽大家的看法~
- 大家會認為「有處境更差的人存在」是一個好的回應嗎?
- 還是其實,我舉的例子,背後有「有處境更差的人存在」以外的論述?
- 我們到底要怎樣,才會有討論、抱怨的資格
或是有其他想提出的都可以,感謝~
我覺得這件事可以更單純一點的看待。
當A「抱怨」,B就回他「不要抱怨」。
因而延伸了「有處境更差的人是不是個好回應」、「有沒有其他回應方式」、「怎樣才有資格抱怨」的疑惑。
但如果把第一句描述改成:
「當A說明了自己的需要,B回A『不要抱怨』。」
這時候A做的事情就不是抱怨,而是B定義了A的行為。
由於B定義了A是在抱怨,而B認為抱怨是不好的、無法被解決的,所以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停止這個行為。抱怨對B來說是壞習慣。
但對A而言,這是A的需要。為什麼A不想學數學?為什麼不想吃飯?如果我們沒聽清楚A是在求助、尋求解答、更多的說明,就像是問「這個櫃子怎麼組裝?」一樣,很容易就會落入B的線性思考,最終變成B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到A身上的情況。實際上不去抱怨,A的困惑還是沒有解決,解決的只有B可以不用聆聽、幫忙A的問題。甚至,有時候B正是造成A問題的人,例如飯不好吃,B其實可以道歉,但B不想,就以「非洲小孩沒飯吃」來逃避真正的問題。這當然不會是一個好的回答。
所以回到樓主的問題:
- 大家會認為「有處境更差的人存在」是一個好的回應嗎?
不是。因為這是在轉移A的需求。沒有解決A任何問題,只有B可以逃避回應處理的責任。
- 還是其實,我舉的例子,背後有「有處境更差的人存在」以外的論述?
我會說,我會多好奇A這麼說的原因。如果A的目的是解決,那就陪A解決。如果A認為這是我的問題(EX你不給我密碼就是讓我沒安全感),我會跟A談一下情緒界線的問題。這很難真的窮盡解決方式,因為這就是一個詢問你是否願意幫助的問題。端看個人能力跟意願。
- 我們到底要怎樣,才會有討論、抱怨的資格
找到有同理心的人。
其實B這種否定感受的說法確實是一種控制手段。你越沒意見,B的溝通成本就越低。但相處一定會有互動的成本,B的作法是把成本全轉到A身上,其實並不對等。
我誠心建議離B這樣的人越遠越好。溝通可能會表面上達到一段時間的平等,但你會發現換到新情境下,B可能又會重回老路。除非B是你很重要的對象,你一輩子都要跟他綁死,不然真的能閃則閃。
把一切意見當成抱怨,所以沒有義務去聽,這種想法本身就很危險,也忽略了為何「抱怨明明沒用」,但人還是重複一直去做的理由。這是很值得去探究的。我會說B錯過很多。
謝謝你的回覆~
「當A說明了自己的需要,B回A『不要抱怨』。」
這時候A做的事情就不是抱怨,而是B定義了A的行為。
我覺得你提出的這部份很有趣,我在打這篇時忽略了「抱怨」這個詞中隱含的「價值判斷」(應該是這麼說?),因為當人們提到「抱怨」,隱約中都會覺得「抱怨是不好的」、「抱怨是不該做的」,好像「抱怨」這個詞本身就有負面特性。
而照你所述,B就是藉由把A的發言貼上「抱怨」的負面標籤,藉此忽視A言語底下的求助。
1個讚
kris
(朱家安)
#5
我也覺得「有更慘的人存在」是很差的回應。我的分析是:
當A抱怨T這件事,代表:
- A認為T現在不夠好
- A認為自己因為T現在不夠好而吃虧
- A認為T應該要更好
- A認為收到抱怨的那一方有責任協助(3)
(需要有2和4,是因為若沒有2和4,這個界定會無法區分抱怨和其他行動,像是批評)
「比慘」的回應能否成立,就看這種回應能否說明(1)-(4)不合理。這方面可以細想。
另一方面,要檢驗「比慘」這種回應是否公平,就算不論上述,也可以有另一種測試:看看對方是否接受你用「比慘」來回應他。以翁提到的家庭對話,想像:
家長:這次考70分是不是有點低?
小孩:別抱怨了,我就不提其他開發中國家了,光我們班都有人只拿20分。
2個讚
謝謝!你對抱怨的定義比我還要清楚,好吧,事實上我沒有對抱怨下定義
需要有2和4,是因為若沒有2和4,這個界定會無法區分抱怨和其他行動,像是批評
你有點出2跟4的重要性,這讓我發現自己舉的某些例子不一定算是抱怨,比如以下的這個例子
有趣的是,當我聽到大家在抱怨、批評政治人物時,很少會聽到有人跟他們說:「不要再抱怨這些被投票選出來的人了!你/妳難道不知道很多國家的人連投票權都沒有嗎?」
這個例子中,我假設彼此對話的大家都是一般老百姓,而不是政治人物,那這個例子可能很難符合第4點,或者說,我們應該要檢視「A究竟認不認為受到抱怨的那一方有責任協助,讓被抱怨的人事物變更好」,假如被抱怨的是台北市長,而抱怨者A跟接收抱怨的人B都是有投票權的台北市民,那A可能是希望B能在下次投票時不讓市長連任,比較符合抱怨的定義;假設A、B都是台北市民,但A抱怨的是屏東縣長(可能A去屏東旅遊時吃虧),那我們就很難說A認為B有責任讓屏東縣長變更好,這會比較偏向批評。
吃飯的時候,如果我們抱怨吃不完/東西不好吃,家長會跟我們說:「不要抱怨了,快把東西吃掉,很多小孩子都沒有飯可以吃呢(通常會舉例非洲的小孩)」
這裡假設食物是小孩的父母煮(或買)的,很明顯這應該就是抱怨,因為小孩認為父母有責任讓食物變得更好吃,無論是提升烹煮技巧,或是買更好吃的食物。
「比慘」的回應能否成立,就看這種回應能否說明(1)-(4)不合理。這方面可以細想
假設以下情境:
學生:我們學校的設備有夠差的,投影機有時候都投不出畫面
老師:有的學校甚至連投影機都沒有呢,我們已經算不錯的了,事實上在「全國教學設備評級」裡,我們學校是最高等的S級呢!
(「全國教學設備評級」是我虛構的評量制度)
老師這樣應該算是反駁了前提1?(A認為T現在不夠好)老師用實際的評級數據,告訴學生學校的設備並沒有真的太差。
或是有還有什麼「比慘」的回應能說明前提1到4有不合理的呢?
最後,我想這個抱怨的定義會不會不太貼近日常的使用?主要是前提4:A認為收到抱怨的那一方有責任協助(3),我們日常真的在跟別人抱怨時,有時候不是真的需要聽抱怨的人幫忙做些什麼,比如抱怨同學、同事,比較偏向單純的一吐不快,不知道你有什麼看法。
kris
(朱家安)
#7
我覺得你對(4)的批評很合理。有沒有可能(1)(2)(3)捕捉了「抱怨」,而(1)(3)(4)捕捉了「譴責」?
「譴責」這個詞我覺得很精確,我很容易想到某些例子:
- 國際事務:一個國家做了某件事,遭到其他國家的譴責,並要求它不要繼續做,縱使譴責的那一方沒有吃虧,比如很多國家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為,儘管那些國家沒有因為烏俄戰爭的關係吃虧(不過我對國際情勢不太了解,說不定聲援的國家其實有吃虧)
- 社會議題:利益團體(或叫倡議團體)會維護某些他們所認定的價值,並譴責剝奪價值那一方的行為,即使價值的被剝奪並不會讓團體成員吃虧,比如人權組織向中國抗議新疆再教育營。
在我看來,譴責有種「你做了不好的事,而且你有責任改善」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