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時候可能跟家長都有過以下對話:吃飯的時候,如果我們抱怨吃不完/東西不好吃,家長會跟我們說:「不要抱怨了,快把東西吃掉,很多小孩子都沒有飯可以吃呢(通常會舉例非洲的小孩)」
除了飯桌上,類似的對話也會出現在其他地方,有時候自己/或別人在抱怨、討論某些事情時,比如有個小朋友抱怨:「為什麼要學習數學,數學好無聊」,大人就會說:「不要抱怨了,很多窮苦的小孩都沒有學習的機會呢」,或是某一次,某個大學朋友跟我討論時提到,他原本的思考是「我真的需要在工作上這麼賣力嗎?可不可以不需要太認真讀書,之後領比較低的薪水就好?」,但他的想法後來改變了。
他後來的想法是:「思考這問題沒有意義,太多人為了活下去不擇手段了,我們憑什麼覺得自己可以為生存這件事留手呢?」
我一直對這些回應感到有些奇怪的地方,最近我想到一個可能的解釋。
上述的對話都有一個模式,某個人會先抱怨、討論自己的現況(具體來說,他們會問:「為什麼要XXX?我真的需要XXX嗎?我不需要XXX吧?」),接者,另一個人會主張他/她的抱怨、思考沒意義,或是他/她沒資格抱怨,原因是這個世界上存在處境更差的人,而這些人在做XXX上有困難,甚至根本沒辦法做XXX,所以他/她沒必要抱怨、討論這件事。
整理如下:如果世界上存在著某些人,這些人的處境比我們差,他們沒辦法從事A行為,或是從事A行為有一定的困難,那我們就不應該抱怨、討論A(或是與A有關的事),比如詢問為什麼要做A?做A真的有必要嗎?A爛透了!
但這樣真的是恰當的回應嗎?
我個人認為,世界上一定存在處境比我們還要差的人(要比慘絕對有人更慘),如果我們把處境分成一個等級尺度量表,應該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介於最低值跟最大值之間吧?既然幾乎永遠都能找到處境比我們更差的人,那是不是代表我們永遠都無法抱怨、討論某些事了?
有趣的是,當我聽到大家在抱怨、批評政治人物時,很少會聽到有人跟他們說:「不要再抱怨這些被投票選出來的人了!你/妳難道不知道很多國家的人連投票權都沒有嗎?」
想要聽聽大家的看法~
- 大家會認為「有處境更差的人存在」是一個好的回應嗎?
- 還是其實,我舉的例子,背後有「有處境更差的人存在」以外的論述?
- 我們到底要怎樣,才會有討論、抱怨的資格
或是有其他想提出的都可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