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主動培養公共知識份子

在《當素人嘴砲滿天飛,「專家」是什麼?》此篇書評中提到,透過單一權發聲而取得知識的年代,已經終結,如今我們能夠以極其便捷的方式取得所需的資訊,資訊的來源也五花八門,於是文章中便將資訊來源劃分為三種身分,敘述各身分對於知識傳播的優勢與風險,並且提出知識持有者與素人彼此互動中最需要注意的情形-信任破裂,並且提出一個能夠居中協調的角色-「公共知識份子」。
當素人嘴砲滿天飛,「專家」是什麼?

公共知識份子所帶有的「專業通俗化」特質,在知識傳播中扮演者重要的媒介,能夠準確提取專業知識,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拉進專業與素人的關係。

但在我的觀察中,公共知識份子的活躍程度,會因單一專業領域與素人的距離而有所不同,

例如財經、國際關係等,因關注人數較爲眾多,素人對於知識的要求亦會提高,從而提升公共知識份子的需求。

然而就我觀察自己所處的視覺藝術領域中,經常發生素人對於專業知識的誤解,因其對於專業知識的需求不高,往往只需要最即時易懂的知識補充,公共知識份子的需求度大大降低,專業知識經常受到過度簡單化的輸出,導致專業知識的精華從中流失,無法有效的與大眾產生連結,若要拉進素人與該領域的距離,就必須主動的、有目的性的培養公共知識份子。

透過主動培養公共知識份子,或許能改變素人對於某些領域的知識需求,然而在文章中提到,公共知識份子屬於自發擔任監督官僚、菁英份子表述,與(面對素人大眾)知識通俗化的任務,並沒有對主動培養這方面著墨太多,所以就「主動培養公共知識份子」,想聽聽大家關於這個議題或這篇文章的想法~

在過去教師擔任知識的橋樑,如今傳播拉近專業與素人的關係中,許多知識都是自發性的探尋,網路上隨時瀏覽大量相關訊息也是家常便飯,我認為此問題可以針對公共知識分子分為「雜食性」與「專業性」公共知識份子,兩者分別服務不一樣的客群,針對不一樣的需求,給予廣大的素人們多元的學習管道
以股票作為舉例:

「雜食性」: 多元領域的知識,時常切合當今各種議題,且應時勢而變化,提供給關注消息面、籌碼面的投資者,需要了解最新的知識,處在不斷變動中,因此勢必存在時效壓力,所以能深入研究的時間相對較短,大多屬於表面知識(另一面向的訓練)。

「專業性」: 在專業領域中力求精進,且與自身學習經歷與過去經歷緊密貼合,提供給關注基本面、技術面的投資者,需要長期了解整間公司的營運模式與過去績效…等,因此需要花較多的時間鑽研、考察等。

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現今「雜食性」公共知識分子的位子越來越被重視了,從12年國教的核心素養能力可以漸漸發現,學校不只重視學生的專業性知識,也關注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閱讀能力、 社會參與、溝通互動等逐漸浮出檯面,因此如何培養此公共知識分子且其結果是否為預期所發生,勢必需要z世代的年輕人共同參與、認證。

專業知識本身就類型繁多,素人會完全不瞭解的知識那也可以側面説明他自身在平時生活時候也完全不會接觸,也不是生活必要常識。唯有儅那個領域内發生了什麽事情,以至於消息擴大到完全不接觸的人的信息圈内,那個素人才會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這麽一個職位。
那時他(素人)快速的判斷便會連接以往在腦内已有的標簽,或是通過短暫快速閲覽到的所“信任”的人的理解判斷從而被影響然後也這麽理解。
此時個人認爲在此專業内的人應該要判斷好這個時刻哪些東西被素人誤解會比較麻煩,他們希望素人能夠理解到那些部分即可,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有效的及時傳播信息。
至於大學内傳播知識的老師因爲自己的專業不被學生看重而沮喪是能理解的,這會非常打擊自己的教育熱忱。
但是選這堂課的人總是會有真正願意汲取主動來的學生會堂堂都到且吸收知識,沒興趣的學生那也不過説明他的個人判斷是真的沒有需要吸取這個知識的必要,個人的人生自由放他去。
而儅專業的評分被質疑的時候則更要保持相信自己的專業性的自豪去溝通。

蠻認同關於你提到的某些較小眾或者說非主流的領域的確很難達到像是財金、政治等領域的關注程度。至於主動培養公共知識份子呢?我想到其實網路上有一些比如泛科學或是泛哲學也許都有提供一般大眾一個去認識該領域的另一種途徑與選擇。他們的方式比較像是把普遍大眾較為關注的社會議題已另一種思維來思考,比如說泛科學就邀請了科學研究者、教育者與愛好者共同談論科學,將我們認知上認為較為高深的科學重新放到公共論壇中,用理性去思考社會中的議題面向,也許以泛哲學和泛科學的方式,可以引起許多討論與關注,換句話說其實這就是在主動培養公共知識分子了。

我想就「主動培養公共知識份子的必要性」發表個人淺見。就上文內容可以得知公共知識份子是將專家的專業知識經由適當轉換以達通俗化目的的知識傳播角色。而此動作看似是為不了解某個領域知識或對某領域不感興趣的群眾做更淺顯易懂的「翻譯」,然而,這樣真的能使前述的群眾更容易接受或者說由原本的不感興趣而變得產生興趣?如果「翻譯」的前提只是將長篇大論的專業知識論述精簡、提取關鍵字再進行傳播的話,我認為可能無法有效率地達到通俗化傳播的目的,慣性思考似乎是大多數人看待事情的方式,不感興趣的依舊如此,未完整汲取一定篇幅的知識而放棄閱讀下去的亦然如此,可能並不會因為知識得到某種通俗化而改變群眾對其的看法。或許優先考慮的可以是如何將某需求較低的領域知識和需求較高的領域知識兩者或多者加以整合,使其受眾不再限於某單一領域,也就是現有的各領域公共知識份子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合作。

若要處理「大眾缺乏需要的專業知識」的問題,我覺得可以參考戶田山和久《「科學的思考」九堂課》裡的做法:

當然一般人不需要什麼都懂,最多只需要懂到「當我需要懂某個東西,我知道去哪找」就行了。

若要處理「公共知識份子太少」的問題(若有這問題的話),我會覺得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是鼓勵有專業的人跟大眾溝通,或者產製大眾看得懂的內容。或者至少,避免他們處於不方便這樣做的環境。

「不方便這樣做的環境」:例如前途渺渺(研究生)、應付升等和開課就累得跟狗一樣(新進助理教授)

2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