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

摘要〈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

參考譯本:Max Horkheimer著,謝石、沈力譯(1989),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收於:Max Horkheimer著,批判理論,頁211-266,臺北:結構群。

一、背景與文章概要

在霍克海默寫作時,哲學逐漸脫離形上學,而社會科學中的實證主義盛行,並試圖仿效自然科學的方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霍克海默發現這種實證主義與「傳統理論」缺乏反身性的缺點,因此試圖建立一個能夠批判反思自身預設及運作的反身性社會科學,也就是批判理論。

在本文中,霍克海默認為「傳統理論」將理論運作的過程理解為獨立於社會條件、自存或自我封閉的運作過程,而無法察覺理論與理論運作過程的社會作用,盲目於使其得以可能的社會條件,以及其強化、維持現存社會秩序與經濟秩序的機能。相對於此,批判理論察覺理論及理論運作的社會條件與作用,因而把理論活動理解為只能在社會過程中得到理解的社會實踐,並拒絕對理論的社會作用不加審視,也拒絕維持理論背後隱藏的社會條件與經濟秩序,而其最終目標是訴求我們去想像更理性、更合理的社會結構與社會條件。

二、傳統理論的界定

霍克海默在本文一開始即試著描繪一般人或一般學者對理論與理論運作方式的看法,來界定所謂的「傳統理論」。在傳統理論的看法中,理論是關於某個主題的一系列的普遍命題,命題間具有不同的層級結構,即基本命題與從基本命題推導出的派生命題(霍克海默把這個想法歸於笛卡兒),因此一方面理論傾向於數學化,另一方面完備的理論系統中的命題會一致且能透過邏輯推演緊密相連。理論的有效性標準便是運用這些普遍命題解釋現象、應用在個別事實上,如果理論與經驗不一致,就必須檢查其中之一。在傳統理論的看法中,理論運作的過程被理解為獨立於社會條件、自存或自我封閉的運作過程,彷彿這就是知識的內在本性。

三、對傳統理論的批評

接下來霍克海默開始批評傳統理論的觀點缺乏反身性,說明為何理論的運作過程應該要被理解為社會過程。

首先,傳統理論認為經驗引發理論與觀念的重構是方法論上的必然結果,然而實際上新的理論能夠取勝,必須要歸於具體歷史環境,霍克海默以哥白尼的日心說為例,說明該學說之所以被全面採納無法以其較為簡潔的邏輯性質解釋,而必須要以機械論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理解。

再者,傳統理論也盲目於使理論運作得以可能的社會條件,以及它維持現存秩序的社會作用。霍克海默比前述以日心說為例的說明更進一步,以階級衝突、勞動分工與社會自我保存的觀點來理解理論的社會作用與使理論運作得以可能的社會條件:理論在社會分工中的角色是了解自然現象運作的原理與方式,以利於社會整體能夠控制、預測自然,因而服務於社會自我保存的目的;理論工作即使披著獨立於社會歷史條件的外衣,但實際上卻常常隱藏著維持現存社會秩序的功能,而現存的社會秩序,就是使社會整體能夠支配自然的生產過程、勞動分工與階級秩序的總體,理論或學者的社會作用與意義「屬於現存社會秩序並有助於使這種秩序成為可能」。

霍克海默藉此批判實用主義只是「學者的私人信念」,沒有弄清科學的社會功能,它仍然先把理論理解為獨立於社會生活與經濟生產秩序的孤立領域,只談論專門知識而非理論與理論運作在人類生活中的意義。我想也可以這麼理解霍克海默的意思:實用主義實際上並沒有正確的把握到理論的社會作用,因為它並未對「實用是由誰、由什麼樣的社會秩序定義的」進行檢視,也沒有反思使得某個理論或技術實用的社會條件與社會機制是否有著鞏固或合理化階級差異的作用,傳統理論與實用主義並沒有真正意識到他的工作「以現存經濟為前提條件,是存在於具體的歷史條件之中的整個經濟過程的組成部分」。

綜上所述,傳統理論對理論運作得以可能的社會條件、其社會作用與維持現存秩序的功能缺乏反身性的理解,因而不能正確地把理論運作理解為社會過程。

四、批判理論

在批評完傳統理論缺乏反身性的缺陷後,霍克海默接著試著界定一種反身性的社會科學,也就是「批判理論」。

相對於傳統理論,批判理論要求理論對其社會作用與使其得以可能的社會條件進行批判性的檢視。批判理論觀察到理論與理論運作背後存在著使其得以可能的社會條件,並藉此把理論活動理解為只能在社會過程中得到理解的社會實踐。批判理論也拒絕對理論的社會作用不加審視,也拒絕維持傳統理論背後的社會條件,也就是勞動分工與階級秩序。

霍克海默進一步賦予了批判理論有別於「實用」的目標:批判理論要求我們去想像一個更理性、目標更合理的社會結構與社會條件,而不能把他視為我們無力改變的第二自然。批判理論的實質目標是「消除社會分裂與非理性狀態」,把人從錯誤的社會實踐中解放出來。具體而言,批判理論認為它要解決的社會矛盾在於資本主義經濟造成的社會不平等,以及它的運作仰賴的抽象個體性邏輯,這種邏輯造出了主體完全自主的幻象,但另一方面主體又感到社會彷彿可比擬為純粹的自然過程,這兩者之間的衝突導致了主體感到自身是軟弱的。

(註:本文改寫自本人批判理論課程作業之一部,在此一併感謝羅名珍老師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