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蠻容易發生一些似是而非的思維謬誤,
不論是否有特殊目的,這樣的謬誤可能被引述為若干荒謬論述的構成,最後衍生出很大的災害。
譬如,在「總而言之Z>B」中,就涉嫌簡化論證的謬誤,
因為它將「活絡經濟」的必要條件,縮限為降低成本,並僅以「降低關稅」做為唯一的支援理由,
完全忽視其他變因的影響。不管蓄意或者無心,都可能帶來難以估計的災害。
請益各位的日常經驗中,有觀察到什麼可能帶來龐大危害的謬誤嗎?
日常生活中蠻容易發生一些似是而非的思維謬誤,
不論是否有特殊目的,這樣的謬誤可能被引述為若干荒謬論述的構成,最後衍生出很大的災害。
譬如,在「總而言之Z>B」中,就涉嫌簡化論證的謬誤,
因為它將「活絡經濟」的必要條件,縮限為降低成本,並僅以「降低關稅」做為唯一的支援理由,
完全忽視其他變因的影響。不管蓄意或者無心,都可能帶來難以估計的災害。
請益各位的日常經驗中,有觀察到什麼可能帶來龐大危害的謬誤嗎?
過度簡化看起來比較像是科學哲學裡面ceteris paribus的問題,不過這個部份我沒有深究過,所以有待別人補充。
對臺灣社會造成最大影響的,我認為是訴諸權威的謬誤以及不訴諸權威的謬誤。許多受過基本哲學訓練的人在討論議題的時候,一聽到人引述專家的說法,就會很快地下結論說:「這是訴諸權威的謬誤。」事實上,訴諸權威本身不必然是謬誤;訴諸錯誤的權威才是明顯的謬誤。郭台銘談員工壓力管理、昭慧法師講解佛經、朱學恆談成衣產業、馬雲談官商勾結,都不算是錯誤的權威;但是郭台銘評論民主制度、昭慧法師談水土保持、朱學恆談被害者人權、馬雲教大家白手起家,就可能成為訴諸錯誤權威的謬誤。在很多情況下,訴諸權威是有其必要的。我們可以找到的大部分資源,其實也都是來自知識權威的產出。但是臺灣社會在很多情況下都不願意訴諸真正的權威,以至於沒能從專業角度理解許多社會問題。我覺得滿可惜的。譬如最近慈濟內湖開發案的環評爭議,很大一部分就是源自於環評委員的不被信任。
寫一寫覺得內容看起來很像是無腦老阿伯的離題網路評論,總之我覺得非形式謬誤要用這樣的方式談:放棄教條式地做粗淺運用,而具體釐清謬誤發生的原因,再更進一步說明非形式謬誤可能有的例外狀況。
成衣產業跟官商勾結(笑翻XD)
.
.
您提及的「訴諸權威vs.不訴諸權威 」真是很有趣,在下對例子很有共鳴。
如果具體來討論今日臺灣的特定社會現象,能發覺許多所謂的專業人士,受到名實不符的質疑。
但是否存在一套方法可以定義專業、甚至權威呢?
以學術場域為例,教育部以一套索引機制評鑑大學教授的專業,
但是當教授,譬如蔣偉寧,公然進行學術抄襲,我們還能相信這樣的專業嗎?
貌似存在卻又有些模糊的「專業」,可以被認知並且解構嗎?
或者陰謀論的看,「專業」是否保留了高來高去,故作姿態的空間?
@Kuan_Ko_Hung,我覺得你這篇回覆很有潛力可以發展成一篇耶(而且舉例也很棒),要不要考慮擴寫一下?我把目前想到的可能架構列給你參考看看:
你的回應已經有500字,再加500字就可以有一篇囉~
好的,我會這麼做。不過我想到的大綱有些不同。
我的打算是:先簡單介紹大眾對邏輯的認識,談一些常見的形式謬誤;再進一步指出:大部分人期待從邏輯學中學到的是非形式謬誤。接下來簡單介紹幾個非形式謬誤,目前我想到比較值得談的有兩個:訴諸權威的謬誤和類比論證。這兩個謬誤都是剛接觸哲學的人很愛誤用的,從而需要被仔細地剖析。這兩個謬誤談完,再看看有沒有空間處理相關的問題。
我會盡快著手寫出來,不過最近正在寫論文,可能會拖比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