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本喬在FB上放上了兩張圖。
https://fbcdn-sphotos-c-a.akamaihd.net/hphotos-ak-xfa1/t31.0-8/1008229_10153247773234113_3763018521950619613_o.jpg
我覺得這兩張圖表的概念很糟糕。
究竟為什麼要強調網路言論的類型和說話者之間的關係?這種分類不就是在透過簡化來突顯身分階級嗎?如果要強調「言論只是分工、沒有階級」,那為什麼要畫出「人」的階級?為什麼要強化「語言使用者」的階級然後和特定的言論形式相關聯?
「言論沒有貴賤」在這裡聽起來只像是自圓其說,否則,請告訴我「大大」、「神人」和「大神」是拿什麼分的?做這樣的連結不就是透過說話者的身分在強調言論類型的貴賤?(動態身分也是一樣,說話者的身分標籤沒有那麼容易流動。)
說到言論類型的區分就更糟糕:「謾罵」、「批評」和「說服」只和說話者的表現和意圖有關。「辯論」和「教導」則是社會的、說話者之間的互動結果。「影響」則是評估一個語言的力道的指標,同樣是互動結果,但是意義更加不清楚。一個謾罵也是可能影響他人,也可能教導他人(要是這人屈服於他的權力);一個很會批評的酸民,也可能影響任何一個想要從事發表言論的人。教導和影響,則是來自社會權力造成的差異,和言論有沒有道理根本也一點關係都沒有。這不就是語言權的資本主義嗎?不就是在造成權威謬誤?那我們還幹嗎強調批判思考?
完整的論證可以這樣說:
- 我主張:這個對說話者的分類,是對說話者的身份的標籤化,並且包含了說話者的階級
- 我主張:說話者的階級的區分,在這圖表中顯示了圖表下方言論類型的連結,並且表明,一些說話者不會或較少採取某種言論類型
- 但是這些言論類型,有許多和說話內容並沒有關係,而是只和說話者的處境、意圖、採取的方法以及和他在社會中的互動有關係。卻因為圖表上方的說話者形成的階級,對於一些言論類型或是互動方式,被賦與相應的階級:因為是大神不會採取的方式,所以是更下位的言論階級
- 因此我不認他主張的「言論只是分工」是事實(結論一)
- 大神作為大神,並不「完全」是由言論內容所賦與的,而是由他的社會地位、其他成就、曾有的言論所共同決定的
- 一個言論種類由於有位階,因此言論本身就包含一個固有價值,但這個價值不是由「內容」決定的,而是由「類型」決定的(結論二)
- 我反對言論的價值由「類型」或是「說話者的社會地位」來決定,應該由「內容」決定,因為這有礙於批判思考
pm5
(Pomin Wu)
#2
我在臉書上給 @WeiHung 的回應:
我覺得不見得,要看這裡所謂「身分階級」的起源是什麼(當然這很複雜)。雖然我還沒仔細看過這份圖表的前後文,但他也許正是在做你所要求的,說明「『大大』、『神人』和『大神』是拿什麼分的」—拿你說話的內容與造成的結果分的。
…
我還不太清楚你說的「語言權的資本主義」的內涵是什麼(語言權指的是感覺上稍微常見一點的話語權?)。如果你的意思大致上是「說話的人的權力位置,影響了旁人對他的話語的詮釋,而這些詮釋往往促成了說話人權力位置的再生產」(抱歉),那我應該可以同意翟本喬這裡對於網路言論類型的分析有點太粗糙,而這個粗糙分析恐怕造成了不良的後果。
但如果你的意思只有「先前說話的內容與結果造成身份的差異,並表示他在下一次說話時獲得更大的話語權」,那我沒有覺得這有嚴重的問題。
一樣,我還是還沒仔細看過翟的前後文,所以我有可能弄錯。
但我仍然不能同意「這種分類不就是在透過簡化來突顯身分階級」與其後相關一串夾帶著「不就是」的推論。在我看來,這仍然可能只是分析技術的粗細、概念運用的精疏、思考的深刻程度有差,等等所造成的失誤。對我而言,它們仍然有可能不「就是」。
kris
(朱家安)
#3
我也不喜歡那張圖,我的第一感覺是:哪有分那麼多種身份(而且一個身份往往還會跨好幾種發言特質@@)。
Ben_Jai
(Ben Jai)
#4
謝謝各位指正。我本來就不認為我有資格教這種課,但在政府官員力邀之下就我個人的粗淺認識提出來分享。
這些分類的確很粗糙,但這是給政府官員的入門課,所以講太細也沒用。
這些分類是針對言論,不是對人。我認為在網路上發表的言論如果被人認為是此圖下半這些類型,就有可能被人喊作上半這些稱號。這張有動畫,下面一排顯示出來後,中間的括號再向上一一顯現人物可能得到的稱號。如果只看圖而沒有說明,的確是會產生很大的誤解。
每一種稱號也不是永久性的。只要行為有所改變,在別人心目中的評價也會隨之改變,今天當神人明天也可以當一下酸民。同一種言論,也會有不同稱號的人發表,並沒有一一對應的關係。同一種言論,在不同的人看到有了不同的感覺,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而這些都要由別人來評斷,不是自己說了算。
有很多網路文字也不是言論,所以也不在這分類裡面。還有很多人不發表言論,所以這裡面沒有他們的類型。
2個讚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拉出三個議題來思考。
第一個,我們該不該以發言者的身分、地位,來衡量他說話的可信度? @WeiHung 認為不可以,因為以人廢言有礙理性思辨。不過我想提醒,有時候有些人的發言背後可能有政商關係、利益關係,或是信用問題(例如馬英九)。這時候起底可以幫助人快速抓到這個人的發言脈絡。只是,起底也很容易標籤這個人,簡化論述,看起來似乎弊大於利,不一定有好處。如果要選擇的話,我個人還是傾向直接從文章脈絡頗析,而非以人廢言。
第二個,發言者的態度,會影響這個人在網友心目中的地位嗎?持平而論,這的確是存在的。但這個地位不一定是來自於態度,還有很多的因素,包含「風向是否對」。
一個「風向對」的謾罵,有時候可能比「風向錯」的教導還要引人注目,甚至得到更多人氣。有些大神也不是只靠教導,也有靠偏向謾罵的文體而吸引粉絲者(比如難攻大士)。而且,有些人發言不一定是有內容,也不一定是謾罵,而是「有梗」,因此吸引大量人士追蹤,甚至容易上媒體,這也難以歸類。而另外我想提出的是,發言者的態度還會影響發言的效果及目的。
所以這是我想提的第三個:不同的發言態度,所能達到的效果是否有差異?我認為這是有的。
以核能流言終結者的發言脈絡來說,他們的目的似乎是「矯正理盲濫情的反核流言」,但他們的作法不是教導,而是以偏向謾罵的方式「打假」,因為手段過於凶殘,往往造成戰場被清理、對方拒絕溝通的效果,但以「殺雞儆猴」來說確實有所收效。只是,別人之後就不大願意和他們討論(也不大會tag他們),畢竟聆聽少、羞辱多的討論方式總是令人難以接受。( @Ben_Jai 歸類於除弊,但有時候這個效果還是不一定。)
但反過來說另一種論述方式則是像 Albert Tzeng 曾柏文那樣,以較為溫柔的方式解構不同面相的觀點,並多元呈現,盡量不要造成其中一方不願意發言,藉此達到討論的效果。對我來說,曾柏文的方式有利於溝通,不過如果是想要快速吸引眼球,這種作法的確較為溫柔,不容易吸引太多眼球(除非話題非常有意思)。
也有人是比較擅於觀察風向,投鄉民所好,藉以吸引大量粉絲關心,如朱學恆。這種論述方式不一定有固定脈絡,但一般而言較煽情、較能吸引人採取行動,且風向一般正確,但缺點是能帶給人思考的空間不足、容易吸引大量較為濫情的親衛隊成為粉絲。
我會認為這幾種處理方式個有優缺點,也各有可以達到的目標,以「能達到哪些目標」及「帶來的副作用」,或許比起「相應的身分」更適合討論這些「網路論述的方法」。
2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