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哲學
如何在資訊生活中保持專注?《分心不上癮》書評
根據Intel的調查,平均每個電腦用者每天耗費43分鐘在等待開機、關機、執行軟體、開啟檔案等煩人的閒置過程。而尼爾森市調發現,我們平均每天接收和發送110則簡訊與網路訊息、察看手機34次、造訪臉書5次,一天至少花在臉書上按讚與發訊有半個小時以上。一年裡有整整90個工作天我們都在上網,其中20天花在社群媒體上、38天瀏覽網站與YouTube等短片、32天處理電子郵件。網路科技下的「資訊過量」帶來大量的時間閒晃,以致於我們往往在這些閒晃裡回憶不出我們做了些什麼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更嚴重的還是所謂的「數位分心」,數位設備不停地打斷我們的生活。據統計,我們每天不被這些科技產品所打斷的時間只有3到15分鐘,而被打斷後往往要花上更長的時間才能回到原有事務上的專注度,每日為了這些打斷,我們至少花上一個小時(即每年五週)的時間用在恢復注意力。
科技使人無法注意集中、記憶衰退,人們反而變得更疲憊、甚至失去幸福感,這已經是現代資訊社會的普遍現象了。在坊間討論此現象的書籍有很多,但這一本《分心不上癮》(The Distraction Addiction) ,除了提供解決方案之外,很與眾不同的是,作者科學哲學家暨科學史家方洙正(Alex Soojung-Kim Pang)在書中,竟是以一個近年新穎的哲學概念「展延心靈觀」(The extended mind view)作為全書的主要開展。一般大眾認為過於抽象而難以應用的哲學,竟在生活的實用性上提起作用,光是基於這點,便值得我們探究一番。
關於「展延心靈觀」與數位生活
「展延心靈觀」是分析哲學家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和大衛‧查默斯(David Charlmers)在1998年所提的理論。它呼籲我們不要把心靈(包含記憶、思考、判斷…等功能)視作是一種內在於我們的功能,而是也要將外在世界也視為心靈乘載的一部份。
克拉克與查默斯常用「奧托」(Otto)這個例子說明「展延心靈觀」。奧托是一個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人,為了幫助記憶,他把大小事都寫在隨身的筆記本裡,筆記本帶給他高度的信任與可靠,什麼事一翻筆記本就隨時可知,他的記憶被乘載在筆記本之上,於是也就成為心靈的延伸。
如果我們再考量科技產品對我們心靈與外界互動的巨大變革,便可以發現心靈與科技產品之間產生「展延」是如何改變我們的過去的認知模式:網路筆記的格式與摘要方式,與傳統手寫筆記或書本的眉批全然不同;而搜尋引擎改變了我們記憶的整理模式,許多知識從必需硬背,再到心靈地圖裡所標記於不同的書本的座落位置,現在則是變為延伸到網路之上,以關鍵字標記知識的所在之處;而打字取代了傳統書寫,書寫的節奏感取決於電腦的運行效率,這使得我們身體性的思緒透過打字節奏的順暢與否,影響著我們的思緒節奏…。像這些,都是因為心靈與之「展延」的對象及形式上的不同,而產生在認知與操作上的重大改變,也於是,唯有正視心靈具備展延至外物的特性,我們才能面對不斷快速改變的科技生活,選擇適合的「展延」對象與技巧,這正是該書所要提醒的。
於是,作者方洙正據此哲學觀點下,進一步提出了一種思考技巧,稱之為「沉思式計算」(contemplative computing),這個新創詞彙代表的是:以有策略地、經深思熟慮地去使用數位科技產品的一種技巧。
#「沈思式計算」的應用技巧
由於作者方洙正相當理解人類十分善用工具,人們善用至工具被收納到身體意向之中而往往不自知,所以他必須要提醒人們尋求與工具的心靈展延時,需要選擇好的展延。而這好的展延是建立在人性基礎與工具的互動的整體脈絡之上,才得以被辨別的。
所以書中,他試圖辨明一些人們未察的數位設備影響。比如像是紙本閱讀與數位閱讀,各自有不同的供能分工,如果想對內容記得比較牢、或需要專心閱讀的文字時,紙本的供能會比數位來得相對有效,而數位閱讀則提供了紙本所未具的搜尋與輕便。又例如,科技的效率提升會同時增加科技使用量,單一事項雖然變得輕鬆了,但另一方面,生活也變得更加複雜化了。又或是人類的記憶有相當大的彈性化,透過以意義作為節點的記憶方式,與數位記憶有著明顯落差存在。所以在避免記憶受彈性化影響時,我們的記憶可以外包給數位記載,但有些記憶則否,並不一定所有記憶都適合以數位的方式被固載…。
在上述種種互動經驗作為背書之下,我們對於工具的心靈展延,可以視不同情況有著更不同的選擇。像在書中,作者便在我們熟悉的一般軟體之外,推薦了多款於美國風行的「禪軟體」(Zenware)作為另一種選擇。所謂禪軟體,便是刻意營造讓使用者能專注在手邊工作項目的軟體。它的設計概念並不像主流軟體的開發是採取功能性不斷增加的模式,反而是刻意利用「減法」,讓功能簡潔,單一化工作目標,以提升專注效率。這類軟體除了可在特定時間內設定關閉臉書、郵件等會打擾人的軟體之外,有的禪軟體透過流水音效與禪畫視覺情境,來營造出一種「禪的包覆感」,使人產生一種與世隔絕之感,能快速進入專心於工作的情境之中。像筆者寫此篇書介時,便正在使用一款叫做「OmmWriter」的禪軟體來進行作業。
而這些選擇,從資訊工具到傳統工具之間,甚至連環境也成為作者探討如何獲得更好的展延對象之一。方洙正以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塘屋」為例,來說明19世紀的達爾文如何利用他的居住環境設計,來保持一個與倫敦科學界若即若離的分寸。這使得他可以即時掌握重要的科研互動,卻又能決定拒絕掉自己所不想要的俗務,讓自己保持在一個能充分專注於研究的環境之中。對於作者方洙正來說,「塘屋」也成了達爾文心靈展延的一部份。
在工具使用之前,更深思熟慮地考慮「選擇」,是「沈思式計算」的提倡要點。在此之下,方洙正除了一方面要我們去體察工具的供能特性之外,另一方面也教導讀者如何更理解作為使用者的自己,包含自己對於數位設備時的使用動機、使用情緒、以及在特定資訊設備使用時被拓展的心靈認知機能與感官,甚至是被削弱的心靈認知。而這些深思熟慮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讀者們能夠更清楚地瞭解到,自己面對數位設備時,是「擁有選擇」的。所以在書中,方洙正提出一種對數位設備若即若離的生活態度,強調可短暫中斷與離線仍不致焦慮的生活練習。他推崇美國矽谷所流行的「數位安息日」運動,以定期的遠離數位生活日,來得到休息並反思自己在數位生活所注意不到的生活盲點,從而能對數位設備的使用更遊刃有餘,並體會擁有選擇時的自由。
從應用性上抨擊「心腦同一論」傳統
《分心不上癮》作為一本哲學應用書,雖然沒有涉入與對立理論之間的哲學論戰,但筆者個人認為,從應用的層面來說,「展延心靈觀」在該書所產生的實效,是很可以對今日社會大眾所持的傳統心靈觀造成直接的質疑與抨擊。
大抵問及一般大眾「心靈在何處」時,十分常見的回答便是認為,心靈活動便是腦神經運作,且不承認頭殼以外、或者是身體以外會有心靈意識的存在之處。往往宣稱頭殼以外有心靈存在者,很容易被武斷地歸類為那可能是一種宗教觀點,於科學談論場域不合。而通常這種將心靈直接等同於腦神經的立場,在哲學上稱之為「心腦同一論」(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是今日社會之中相當普遍的心靈觀。
在「心腦同一」的傳統之下,由於心靈不可能延及外在世界的工具與事物,內在心靈與外在事物是呈現主客對分的關係。心靈僅感知外在事物並進行推理思考,以心靈主體之思考呈顯操控於客體對象的外在工具,是單向的主客操控。
然而,這種傳統心靈觀卻無法很好地解釋《分心不上癮》書中所提及在工具使用時發生的一些經驗現象。像是為何人在高度專注的情況下,使用者常會產生一種與工具融於一體的感受,彷彿自己的感官被工具給延伸了,工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而這種所謂的「人機合一」、或是「物我交融」的現象,在「心腦同一」的傳統心靈觀之下,往往被視作是一種錯覺,無法進一步辨清為什麼這種交融感有助於專注?更甚至無意去探究這種交融感需要哪些步驟才能獲得?以及為何有些工具容易獲得這種交融感,有些則否?在傳統心靈主體單向操控工具客體的理解之中,忽略了心靈與工具之間逐漸發生認知脈絡交纏的過程,這使得單向的操控理解容易未察心靈本身已因工具特性而改變了認知習性,仍以為心靈對工具擁有完全宰控地位。而「展延心靈觀」對工具所強調的理解,是試圖從心靈與工具以及其他參與事物之間所交織的整體脈絡去理解認知過程的變化,從而能更察覺整體的認知機能當中,哪些因外在事物的參與而被放大的,而又有哪些是被削弱的。
最後,我們大家在此不妨可以思考一個問題,以釐清這兩種心靈觀之間的差異。一些哲學討論會問及一個類似的問題:「觸覺的邊界在哪裡?」如果我們以盲人與柺杖做例,那麼,當盲人用拐杖點觸地面,他與外在世界的經驗介面是皮膚?還是拐杖接觸地面的那點呢?
在方洙正這本《分心不上癮》中,從「展延心靈觀」的背景出發,也提及了類似的經驗現象辨別。在十九世紀單車問世的時候,當時許多人對騎單車的描述,與先前乘坐傳統交通工具的經驗有所不同。當時的一位單車騎士這麼寫到:「當你往前奔馳時,你不再感覺是原先的兩樣東西(你和機器),只剩一個個體。你的血肉和金屬融合為一,完美和諧,恣意在空間中馳騁。」類似的描述,被視為交通工具明顯操從控感進階為一體感的歷史革命。對於人車合一的單車騎士而言,顛簸路面的震動觸感的發生接點,有沒有可能不在於騎士的臀部與坐墊的接觸面,而是在於輪胎與路面的接觸之上呢?
如果當某些工具的使用者體驗,常見其宣稱與工具融合的一體感,或是宣稱其感覺似乎被延伸至工具的另一端時,如果我們直接將這些現象視之為錯覺,筆者最後想問的是,那會是一種好的理解方式嗎?
參考書目
1.方洙正:《分心不上癮》,台北市:大塊文化,2014年。
2.唐孝儀:《論展延心靈觀》,國立政治大學哲研所論文,2011年。
・感謝沃草烙哲學社群朱家安先生、張子龍先生,針對本文提供修改意見。筆者在反覆修稿的過程當中,深感要在資訊社會中保持專注實在不易,時常修稿至一半便分心於他務。在修稿拖拖拉拉的過程當中,直至截稿前一日深夜,乍見沃草烙哲學美編精美的插圖內畫著春聯上書「明日截稿」,不禁覺得汗顏。(笑)
・筆者梁靧為道家主義愛好者,認為道家經典《莊子》當中,關於「庖丁解牛」、「痀僂承蜩」、「梓慶制鐻」等關於技藝操作的寓言當中,也有著許多技術者與技術對象產生「物我交融」感的現象描述。筆者人生願望是追求另類的物我交融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夢到蝴蝶能夢到我夢到蝴蝶夢到我」。
本文轉載自 udn 鳴人堂,未經同意禁止轉載。